太空武器,中国,俄罗斯

 

  鉴定太空武器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理游戏:专家必须推断出该国发射太空物体的意图。在“2014-28E”案例中,俄罗斯可能只是开发了一款与军事防御无关的太空工具,就如美国的自动补充燃料任务一样;它可能要提升能力才能成为一款武器;或者这只是俄罗斯展示军事力量的策略,用来迷惑其他开发太空的国家而已。这是一场高风险的国际“诈术”竞赛,可能会使紧张态势急剧恶化。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太空一直是“好战”的心态。本世纪00年代中期,乔治·布什政府在美国的太空事业上有大动作。美国空军宣布了一项计划,注资数十亿美元开发太空武器,包括导弹空投航天飞机、无线电波武器化,以及可以击落敌人卫星的激光反射装置等。时任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指挥官兰斯·洛德将军,将这种武器的特点定义为“美国的战斗方式”,并在2005年称,“太空优势是我们未来的梦想。”不过,过去几年里,奥巴马政府在修辞上有所缓和。“公开承认、庆祝太空武器测试有许多不便之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琼·弗里兹称。最近,美国和其他开发太空的国家更有可能“在‘两用’技术的幌子下做同样的事情,少一点哗众取宠”。

  什么样的武器才算武器,这种模糊性意味着制造武器是难以管控的。有关太空武器的唯一硬性规定是1967年宣布的《外太空条约》,起初由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签署,目前已有约100个国家加入。条约内容包括,国家必须本着“和平目的”来利用外太空,不得在地球、月球或其他任何天体的绕行轨道上发射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对该条例进行补充的企图并不成功。俄罗斯和中国费尽心机地起草了多个版本的所谓条约,包括防止在外太空部署武器、对外太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等等,2008年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投票反对这些条约,称这是“中俄获取军事优势的外交策略”。今年夏天,中俄呈递了一份修订后的条约,美国再次拒绝,这次称该条约未能充分定义条款,而且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可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