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清单”制裁一周年之际,今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又出新规,升级对华为的芯片管制,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进而保护美国国家安全,这意味着新规下,台积电等公司将无法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

对此,华为发布声明称,华为正在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评估,预计我们的业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华为会尽最大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美国强势打压下,需辩证看待未来

在美国的强势打压下,华为未来的市场表现将存在不稳定因素。

8月29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面对美国对华为芯片的封杀,“我们正在想办法”。

对此,通信及ICT行业媒体C114通信网首席记者蒋均牧向观察者网表示,短期内华为的芯片供应不会有问题,但是目前美国几乎已经将华为获得半导体的所有途径堵死了,“办法很难找”。

他认为,华为目前芯片储备带来的问题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显现,当目前的库存芯片消耗得差不多了,具体要看到时候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程度和国际形势变化,极端情况下,甚至一些基础元器件(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去年美国对华为进行“封杀”的消息刚出现时,美国光学产品的销售就受到了关联影响。新飞通(Neophotonics),Lumentum和II-VI等全球领先的光器件厂商的股价大幅下挫。

但蒋均牧同时认为,从好的一面看,华为现在已经自己开始着手投入“根技术”,按照其一贯以来投入手笔和执行力,应该能够有所突破。并且将计算资源集中在云端通过高速的5G网络连接调用,也是手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样终端侧就不需要芯片了。

Canalys分析师贾沫指出“华为在欧洲等关键地区市场的主要渠道合作伙伴对华为越来越谨慎、以采购更少华为的产品和引进新品牌以降低风险”。

浦银国际分析师沈岱在其研报中表示,华为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快速复苏趋势可能不会延续到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复苏需求会在二季度的基础上走弱。

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今年5月美国升级出口限制还是给华为原本的生产销售计划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鉴于华为二季度提前拉货效应,跟去年三、四季度的情形比较类似。在去年三季度,华为提前拉货导致智能手机环比增长较快,取得13%环比增长,而四季度时又出现环比16%的下降。

但是,制裁华为对全球相关产业链来说,可能导致一种“双输”或“多输”格局。据华为方面2018年披露的消息,华为的核心供应商共92家,美国数量最多,达33家,占比约36%。

路透社文章数据显示,华为2018年700亿美元的采购中,110亿美元流向了高通、英特尔和美光科技等美国公司,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彻底“封杀”华为,美企的这部分收入将直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