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我国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项目,包括三门、海阳的AP1000项目和台山的EPR项目,也都实现了发电。

在山东石岛湾,第四代核电技术——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已完成土建、安装,进入全面调试阶段。参建各方正在按照2021年底建成发电的目标全力推进。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42%。与此同时,《原子能法》《核电管理条例》等一批涉核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定。

未来核能稳步推进

今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举行。

创新突破升级,中国特色核事业之路越走越宽

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正式启动。图为安装现场。ITER官网供图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这是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17年,活跃在聚变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共聚一堂,就ITER计划及全球聚变能研发的未来之路展开讨论,国际聚变界30余位外籍专家及10余位中国专家代表起草并签署了《北京聚变宣言——支持中国聚变能发展》,宣言认为,中国为ITER准时交付高质量部件,显示出中国在ITER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进一步倡导世界聚变界的科学家们为聚变能相关技术研发加强合作,为最终解决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贡献力量。

核能利用趋势从发电到多元

今年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快速防疫或快速治疗成为重中之重。之前,我国国标医用防护服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需要7天—14天时间。但医疗器材特别是一次性防护服消耗过快,如何让其产能及时跟上需求成为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