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6日,罗艳在数字棉花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上汇报了2021年该中心重点工作,其中提到,要继续搭建和升级棉种质量追溯系统,推动棉花品牌建设,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

BCI官网下架“抵制新疆棉花”声明

BCI脱胎于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次圆桌会议的倡议,于2009年正式启动,随后扩展到世界多国。它们自己宣称,其主旨在于使全球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更有利于该产业的未来发展。

BCI号称是一个非盈利组织(NGO),即产业类的NGO。但事实上,它制定了相关标准:要求会员必须使用它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识。据该组织网站介绍,截至2020年12月9日,BCI 在全球的会员数量达到2000以上,其中不乏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全球知名品牌。

去年9月,当时为大选着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反复污蔑抹黑新疆存在所谓“强制劳动”现象,扬言发布“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产品。

随后,BCI在去年10月发布新闻稿,其中同样宣称新疆地区存在“强制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现象,这不符合该组织的行为标准,须立即通过吊销或拒绝BCI许可证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H&M事件,根源就在这篇新闻稿。

中国棉花行业正启动“未来棉花”计划,设立“自己的标准”

但耐人寻味的是,就在H&M发表抵制新疆棉花事件愈演愈烈之时,从搜索网站查找BCI去年10月的涉疆新闻稿,点击进入网站后却显示“查找不到”。

此外,BCI上海代表处曾于3月1日在微信公众号郑重申明,BCI中国项目团队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对于上述自相矛盾的信息,BCI官方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中国棉花行业正启动“未来棉花”计划,设立“自己的标准”

截图自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

针对新疆“强迫劳动”的谣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伊力江·阿那依提4月9日指出,新疆不仅在棉花产业没有“强制劳动”,在其他产业也不存在“强制劳动”。他强调:“新疆各族群众劳动就业是完全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