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前段时间发布所谓《出售维吾尔族(Uyghurs for sale)》的报告宣称,2017年至2019年间,新疆强迫至少8万多名维吾尔族人到内地的工厂劳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劳动权益和宗教信仰得不到保障。报告声称,在内地务工人员中,有的是从“再教育营”中调来的学员,这种“强迫劳动”是“再教育营政策”的延伸。该报告乍看上去颇有迷惑性:内容“完整”,地点指向“明确”,采访对象“真实”,现场观察“详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专程前往江西、广东等地,与50多名正在内地务工的南疆各族群众深入交谈,对此事进行再调查。

澳大利亚反华智库又来抹黑新疆,通篇谎言被打脸

在江西一家新媒体技术公司工作的艾萨·玉努斯。

“我想到更大的世界看看”

艾萨·玉努斯是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鲁镇阔其坎村村民,从小到大,他没有离开过家乡。2018年,他第一次走出和田,来到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家新媒体技术公司工作。笔者见到艾萨·玉努斯时,他正在生产线上忙着手机屏幕的加工工作。听到笔者的采访请求,艾萨·玉努斯欣然接受。

艾萨·玉努斯告诉笔者,他是看到当地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招聘启事,主动报名来到江西工作的。“为什么选择来江西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家乡不好吗?”面对笔者的这一提问,他回答:“家乡当然好,那是我成长的地方。但是那里太‘小’了,我想到更大的世界看看。”“和田也有很多企业呀,为什么不愿意留在那里?”笔者再次问道。“和内地相比,那里的企业不太多,适合我们这样年轻人的岗位很少,工资也比不上内地。”艾萨·玉努斯说出了很多选择到内地务工的南疆各族群众的初衷。

现在,艾萨·玉努斯已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2019年,他还被公司评为“民族团结优秀员工”。靠着这份工作,艾萨·玉努斯给家里添置了电瓶车、洗衣机,供弟弟妹妹上学,全家人的生活好了起来。

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贫困户艾比布拉·马木提与艾萨·玉努斯有着相似的经历。2018年,他主动报名到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电器企业工作,并逐渐成长为岗位能手,年收入达5.5万元,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

据相关部门统计,自2018年以来,新疆南疆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通过同乡介绍、亲戚帮带、人力资源市场匹配岗位等方式,自愿到内地就业约15.1万人,大部分从事制衣制鞋、电子电器产品制造、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包装等行业,人均年收入在4.5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在南疆务农的收入,全部实现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