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孔桥风姿绰约。王如君摄

德黑兰

一座发展中的都城

如果说自由广场上的庆典具有浓烈的伊斯兰革命味道,那么德黑兰其他地方则显得自然得多。“德黑兰”,波斯语意即“山脚下”。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梧桐林荫下的小村庄,公元13世纪日渐兴旺,直到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定都于此。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财源滚滚而来,德黑兰得以迅猛发展,逐渐变成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如今人口超过1200万,已经成为伊朗乃至西亚的最大城市。

德黑兰背靠巍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整个城市建在山坡上。厄尔布尔士山脉主峰海拔5671米,终年积雪不化。我们访问德黑兰时正值冬末,附近两三千米高的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

在山腰上鸟瞰全城,只见整座城市北高南低,两条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贯穿市区的南北和东西。南部城区古老建筑不少,许多市场至今保留着古波斯的风貌。北部城区则为现代化建筑,各种饭店、商店、写字楼鳞次栉比。

不过,从整体来看,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不多,大多数为低层建筑,色彩上多呈灰色和乳白色。记者曾去过欧洲、美洲和非洲不少城市,综合比较,德黑兰算不上超级发达,但也绝不是十分土气,而是一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

走在德黑兰的大街上,记者发现有三多:一是国旗多。政府机构办公大楼外必挂国旗,不少街面上方也是国旗飘飘;

二是领袖画像多。伊朗已故精神领袖霍梅尼和现任领袖哈梅内伊的画像随处可见,有的建筑整个外墙都是他俩的巨幅画像,政府机构的办公室也都有悬挂;

三是标语多。在各条大街两侧低矮的墙上、高层建筑外墙上、电线杆挂的横幅上,摘自《古兰经》的名言和歌颂伊斯兰革命胜利的口号比比皆是。

在德黑兰市中心的商业区,记者看到,在一家家传统服装店、瓜果蔬菜店、坚果店、工艺品店,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巴宝莉、阿玛尼、普拉达等西方名牌店也不在少数;马路上跑着的汽车则以韩国起亚、法国标致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