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缅族政府积怨已久

克钦独立军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上世纪初,当时缅北克钦地区处于土司、山官和头人管理之下。之后,英国殖民者通过持续武力击败当地人的反抗,并在1929年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但也保留了当地人一定的自治权力。

二战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全缅甸,盟军希望动员更多力量与日军作战,于是擅长山区活动的101部队克钦(景颇)突击队顺应成立,随美军参与了许多对日军的战斗行动,至今美军中仍然保留其部队番号并有101部队基金会。

二战结束后,被誉为“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将军“身穿克钦服饰来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说服了克钦民族一起联合建立国家”。其后,除克伦族之外的掸族、钦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响应,迫使英国于1947年1月承认缅甸独立。为了使缅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整体,昂山同年2月12日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订了著名的“彬龙协议”,随后在7月被反对派刺杀。

1948年1月,拥有五个营兵力的101克钦突击队转入了新成立的联邦国防军。由于昂山的继任者没有兑现“彬龙协议”中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条款,致使矛盾冲突不断。

克钦独立军的中央委员诺干说:“在昂山出现前,很多克钦人都不知道有缅族存在,也没有去过他们的缅族专区,由于克钦的地盘最大,军事实力最强,缅甸要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必须求得克钦的支持和加入。”

1949年,101克钦部队应吴努总理要求南下打败了围攻仰光的克伦族军队。随后,一位名叫罗相的克钦军官不愿再进行国内民族战争,随即带兵出走缅北,由于克钦族内另有力量阻挡罗相回到克钦邦,其无奈进入中国。罗相数名手下与他分道扬镳进入了克伦族军队中暂避,并于1961年2月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克钦独立军,次年回到克钦山区与政府军对抗。

由于克钦独立军实际控制了克钦山区,并且成立了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和“克钦政党”,希望谋求克钦独立。随后,历届缅甸军政府都对其进行了不懈的围困与打击。

“两支军队一直打打和和,1962年、1973-1974年、1980-1981年及1994年双方先后签订过停战协议。”克钦独立军的政治干部说。

1987年5月,政府军对克钦独立军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剿,由于时任克钦领导人执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云南省盈江县边缘数百米的勒新,后来由于夏季丛林暴雨突来,阻挡了政府军的继续进攻,独立军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缅共人民军”瓦解,克钦独立军在武器等方面断了重要来源,其发现形势不利后同意与缅甸军政府进行停战谈判,双方于1994年2月签订了《停战协定》。缅政府承认其为“克钦邦第二特区”,下设12个县,辖区位于克钦邦东北部,与中国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另外,一部分不同意达成和平协议的克钦独立组织和独立军人士与旅居美、泰等国的克钦族学者、富商和基督教人士则在泰国成立了“泛克钦组织”(也称“克钦文蚌同盟”),欲在缅北建立包括克钦、阿昌、彝、拉祜、傈僳、恕、独龙等的“部落联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