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海军,战略,差异,战局,甲午

 

  1874年,清廷第一次海防大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怎样组建海军,是划洋而建,还是统一组建。讨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丁日昌的“三洋水师”设想和左宗棠的统一海军主张。尽管丁氏的设计蓝图对于后来划洋而成的晚清海军布局起了很大的促成作用,但是丁氏的主张基本上是从旧式外海水师分省布防中演化而来的,尚未摆脱传统水师划疆而守的消极防御观念,带有很大局限性:

  其一,分洋建军不适合海军这一新军种的特性。海军是伴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扩张和争霸而发展起来的,其战略特性为进攻性,战术特性为机动性,编制特性为集团性。统一编制、统一指挥更便于发挥海军的特性和优势,更适应积极防御或攻势战略的要求,更有利于海军从近岸到近海以至远海的发展。

  其二,分洋建军使清廷难以统一调度“四洋”舰队,形成合力优势。在黄海海战后的危急时刻,北洋几次请调南洋各舰北上助战,皆被托辞拒绝。难怪李鸿章说,这场战争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其三,分洋建军导致海陆军难以联合作战。由于分区建军使清朝的海、陆军分属不同的指挥系统,以致在甲午战争中不能协同作战。

  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领导体制更为集中统一。日本海军在编制上原本也分属于沿海各镇守府,但同时在中央又设有统管海军的海军省,后来还增设专管军令权的海军军令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为集中使用兵力,形成局部优势,进一步强化了统一指挥。为此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新上任的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对日本舰队进行整编,将主要战舰编入常备舰队,将警备舰队改为西海舰队,又将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合编为联合舰队。战争爆发后,为适应海上攻势战略的需要,将联合舰队再次改编,共辖本队和三个游击队。二是成立了直属天皇的战时大本营,作为海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统筹和协调有关战争的重要事宜。大本营还制定了统筹海陆军战略意图和行动的全面作战计划,即所谓“作战大方针”。在战争过程中,大本营做到了及时把握前线军情,实施了不间断的集中统一指挥,保证了军队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