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政303”船新抵达黄岩岛 中方执法船达到4艘_中国军事(2)
初观澙湖
310船继续前行,抵近黄岩岛约2海里处,沿逆时针方向,开始护渔伴航。当天,黄岩岛海域天气晴朗,白色薄云丝带似的漂浮在蓝天上。不远处,中国海监船“84号”也在澙湖口处巡航。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幽深的马尼拉海沟,海沟最深处水深5377米,是南海水深最深的地区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从天空俯瞰,黄岩岛宛如一个巨大却不标准的“C”字图案。一条椭圆形的礁盘与珊瑚礁组成一道巨大的链条,链条长度约55公里,把一个150平方公里大小的澙湖包含其中。链条缺口在东南角。
缺口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小型船只可以由此进出。组成链条的,是一个个相距或几百米,或几公里的礁石。这些礁石大小不一,露出海面的高度一般在0 .5至3米,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退潮时,站在澙湖口,最多可以看见上百块礁石露出水面,它们多以土黄颜色为主,偶有黑色———也许,这就是“黄岩岛”名称的来历。
进湖观察
由于无法与澙湖内的渔船通过无线电取得联系,为了查明情况,海上指挥员、中国渔政南海总队总队长朱英荣命令放下小艇,进湖观察。
4月20日下午13时,310船在澙湖口处放下小艇,前往澙湖内慰问渔民。在阳光的照射下,澙湖内外的颜色产生了强大的反差。澙湖外,湛蓝的海水深达数百米,波涛涌动,小艇像是一片树叶,被一个个波涛高高地抛起,紧接着又重重地砸在海面。
澙湖内,布满礁盘,虽然相距不过一百多米,海水深度瞬间变成了几米甚至几十厘米,海水颜色几乎在一线之间变为了碧绿色。原本波动的海水在这里也变得安静,几乎没有风浪。
在澙湖口,驾驶小艇的水手长分外仔细,小艇前站着三名水手,观察水下暗礁的深度。“水深太浅,有的地方只有几十厘米,小艇的螺旋桨很容易打上礁盘,搁浅”,经验丰富的水手长介绍,所以,前方观察的水手就要根据海水颜色的不同辨别水深,指引小船在看似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左转右拐,寻找礁盘与礁盘之间狭窄而又不易被发觉的航道通过。一不留神,因为背光,小艇还是开上了一片珊瑚礁,不得动弹。水手长指挥船上一部分人站在船头,让尾部安装了螺旋桨的小艇翘起,其余人则跳下水去,站在珊瑚礁上用力推船。珊瑚礁很浅,离海面只有50厘米,船员站在上面,水深刚刚过腰,“很软,一踩就松了”。
一番努力后,终于将小艇推离珊瑚礁,小艇发动马达,继续前行。
阳光下,澙湖面波光粼粼,几艘中国渔船在湖里穿梭捕鱼。渔民们站在船头,四处观察。小艇两侧,不停有长着透明翅膀的飞鱼跃出水面。我们甚至看见三只油黑发亮的海豚一次次跃出水面,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又钻入海里,“它们跟在小艇后,捕食小艇浪花激起的小鱼”,水手说。风平浪静的海水清澈、浅蓝、透明,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阳光下清晰可见,仿佛海底一棵棵茂盛的大树,五彩斑斓。澙湖四周,突起的礁盘形成了一道环型水下屏障,海水冲击向上翻腾,拍出一线延绵十公里的白浪,
黄岩岛,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让我们痴迷。
虽然只有2-3海里的距离,但小艇足足行进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靠近澙湖内的三艘渔船。海上指挥员的判断分毫不差,三艘都是我国海南的生产渔船。获悉中国渔政前往黄岩岛护渔的消息,从西沙赶来。
海上指挥员表示,在中菲双方对峙黄岩岛的现状下,我国渔船在此打渔,“体现了存在,维护了主权,我们应该保护你们的安全生产。”由于受到菲方无理驱赶,我三艘渔船柴油消耗殆尽,按照陆指要求,310船第二天给每吨渔船补给了5吨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