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毛毛虫怎样过大河:为“神九”奋斗的那些日子

中国科学报 2012-07-02 14:45:15

[过大河,神九,毛毛虫]:

6月30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运抵北京昌平火车站,主着陆场区指挥部正式向飞船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接返回舱。在太空中遨游了13天的“神九”飞船终于重新回到了“娘家”。

身为“娘家”人,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一直默默地为此次“神九”飞天之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声名显赫,但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一段非比寻常的故事。

热试验吊装的“大脑”

孙嘉明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真空热环境试验研究室KM6组的副组长,神舟八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等大型热试验吊装指挥。

孙嘉明有个特别的“外号”——热试验吊装的“大脑”。吊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他都会熟记心中。

“整器(船)热试验的吊装,哪怕是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孙嘉明说。

例如,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外形大,专用的操作平台和红外加热笼等工装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其操作平台主体结构有8部分,加上对接框、活动梯子等,共由45个活动部件组成。安装“天宫”红外加热笼的各个部分,就像建一座钢铁大厦。从资源舱段到实验舱段,再到对接机构段,各个舱段的加热笼须分层单片吊入容器进行组装,对指挥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神舟飞船加热笼大大小小有40多片,用于固定加热笼的螺钉就有近千个。由于任务进度紧,安装工作需要在一天内完成。

“他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点子多,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又快又好地解决。”说起孙嘉明,同事们都是赞不绝口。

由于吊装程序的合理安排,在飞船的热试验中,吊装周期还被缩短了至少半天的时间。

“支架兄弟”

在“神九”研制团队中有一对“支架兄弟”:施丽铭和马凯。虽是新人,他们却出色地完成了“神九”支架优化工作。

支架是长在舱体上用来安装仪器设备的次结构。这些设备中很多是作为整船控制、推进、测量使用的,因此对支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好的刚度、强度、精度,此外还要求尽可能小的结构重量。

由于在“神九”研制过程中总体的重量裕度很小,这要求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开展减重工作。“神九”的主结构在经历了“神一”到“神八”的反复优化、验证后已无“油水可榨”,这就要求分系统必须将支架优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交会对接准备的关键期,人力资源紧张,支架优化工作交给了一对新人——工作刚一年的施丽铭和工作不到一年的马凯。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