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固体火箭50年:小药条搭起陆海空天钢铁长城

科技日报 2012-08-13 15:06:08

[固体火箭,药条,条搭起陆海空天]:

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科研生产基地南地深处,矗立着一座高约10米的门形建筑。它墙体斑驳、钢筋裸露,写满沧桑的躯干却仍伟岸挺拔。

这是一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它经历过近千次发动机试车试验,是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伟大的奇迹”——钱学森曾对这项事业作出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取得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力更生得来的,没有外国援助,没有经过仿制阶段,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50年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院长田维平说。

起航:小药条点燃大事业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手中最“精良”的武器仅是缴获的美式装备。而当时驻扎在我国周边的世界强国军队手中,则掌握着最先进且具有核打击能力的武器——固体导弹因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机动性好、辅助设备少、维护简便、生存能力强、发射准备时间短等优点,引导了先进武器的潮流。

西方大国不断施加的露骨核威慑,让新中国领导人对强大军事实力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领导国防科研的聂荣臻元帅掷地有声:我们也要搞固体导弹!

1956年10月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刚刚归国不久的钱学森任院长。随后,国家在发展液体燃料火箭技术的同时,做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战略决策,对建立我国完整的导弹、航天体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位于北京南郊的东山沟,搬来了一群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是五院新成立的固体推进剂研究室成员。当时国外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严加封锁,我国的工业基础又十分薄弱,相关领域一片空白,研究探索之路困难重重。这些风华正茂、怀揣强国梦想的年轻人凭着对国防尖端技术的满腔热情,四处奔波,翻阅浩如烟海的国外公开资料,从“复合推进剂”、“贴壁浇注” 、“星形内孔”等简单词汇入手,开始了固体火箭动力技术的艰辛探索。

1958年7月的一天,东山沟里特别热闹。人们围着一根灰色的手搓药条,情绪很激动。它被点燃了,耀目的火焰立刻腾起,映亮了一张张喜悦的面孔。后来,这根只有铅笔大小的复合推进剂药条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固体第一芯”,而它发出的光芒,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希望之光。

1962年7月1日,国防部五院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在四川泸州远郊成立,成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祥地。自此,这项事业正式起航。

长征:艰辛征途走出多项“第一”

“当时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渴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国家。”原国防部五院四分院驻内蒙古指挥部副主任陈克明回忆起5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感慨万千。“听说我分到国防部五院,同学都很羡慕,因为这是国防领域最尖端研究单位,可以研究最前沿内容,是我们心中的科研殿堂。”

来到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报到时,陈克明发现这里与想象中的殿堂很不一样——一间教室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一个组里二三十人,只有两台手摇计算机、五块图板。“真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他说。

这一年,留学归来的赵殿礼也来到这里。“条件很艰苦,几乎可以说一无所有。”如今已是航天科工六院高级顾问的他回忆说,“没有参考数据、没有专家指导,研究人员只能边基建、边研究、边攻关、边生产。”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