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特级飞行员加盟科研团队 空战评估系统拿下一等奖(2)

解放军报 2012-08-19 11:27:49

创新视角:让设计更符合“飞行员使用习惯”

“感觉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下一步攻关的灵感”,课题组组长杨海林回忆起当时情景仍有些激动。

那是张子国第一次参加课题研讨。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科研团队深思:“对飞行技术指标不了解,科研成果就很难对上飞行员的‘胃口’。”

那个时候,课题组已对某型战机飞行训练质量安全监控与战术评估系统预研攻关了3年。因缺乏飞行操作实际经验,课题攻关停滞不前。

这3年,课题组没少做需求论证功课,多次深入飞行部队了解情况,但获取的信息比较零散,跟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张子国的加盟,让科研骨干们敏锐地认识到:空中对抗毕竟不同地面演练,飞机上天后,空中情况只有操作飞机的飞行员最清楚,按理论去推测难免脱离实际。

碰撞产生火花。课题组随即调整攻关方向,发挥张子国熟悉飞行和部队训战需求的优势,对飞行训练大纲及对抗要求科学细化,然后量化为76条标准数据。评估系统有了客观翔实的判据,科研难关随之迎刃而解。

因创新视角不同,飞行员出身的张子国,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见解,为科研团队攻关注入新鲜活力。

去年初,在某型战机故障清单研制讨论会上,课题组按层级依次点开子菜单的“学院派”设计,被张子国否定:“界面虽然美观大方,但不符合飞行员使用习惯,他们需要‘可见即可达’,一步到位。”

同时,他直言不讳:故障清单要简单实用,光有故障名称显示不够,最好加入故障处置的程序和方法。

事后,课题组按照飞行员操作习惯重新设计升级后,该成果顺利通过评审并在部队推广使用。

交流桥梁:“如同会开车的人讲开车”

在课题组成员印象中,“老张”最牛气的事,莫过于那次“现身说法”——

去年春,正在北京开会的空军航空兵部队10几个师长、参谋长齐聚该所飞参室演示大厅,观摩某新型战机飞行训练质量安全监控与战术评估系统的现场演示。

一名年轻科研骨干担任现场解说。解说中,一位目光犀利的师长突然站了起来:“你能告诉我战术对抗评估击中对方战机的依据是什么?”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