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即使拆苏35发动机也不会对航发技术有直接提高(2)

环球网 2017-01-06 10:17:42

  不过“焊死”一说,大概是台湾媒体脑补的结果。经《环球时报》记者查询,最早报道相关消息的是“俄罗斯政治”网站。2016年12月30日,该网站报道称,鉴于中国的仿制能力,俄方只有在中国签署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后才同意提供战机。布任斯基表示,俄罗斯研发者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技术措施,包括向中国出口的战机与俄军使用的战机有所不同。另外,由于不能拆开发动机,因此,接触发动机几乎是不可能的。报道中,并没有“焊死发动机”的说法。

  焊死发动机毫无意义

  一名熟悉战斗机的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俄方既不可能将苏-35的发动机直接焊死在战机上,也不会将相关零部件用额外工序焊死到发动机上。“焊死发动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毫无意义,却会极大地降低战机性能。另一名专家表示,首先发动机不会被焊死在飞机上。焊死发动机会使战斗机可维修性严重降低。苏-35这种俄标的4++代战机对飞机的可靠性、可维修性有很高要求,要求出现故障后要保持较低的平均修复时间。这一代飞机的机体表面开口率较高,以利于维护、维修,而且发动机大都采取了快速拆卸设计。而将发动机焊死在机身上,将使战机、发动机的可维修性大大降低,或者说根本无法维修和更换。因为发动机大多数维修项目必须从机体上拆下来进行。特别是战时,战机更换发动机以及对发动机进行维修更加频繁。另外,世界各国采购新型战机的合同实际上大都包括了备份发动机。中国采购苏-35战机肯定也会采购备份发动机。从这个角度看,将发动机焊死在机体上的做法,即便对俄罗斯也是毫无意义的。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