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高压共轨市场几乎被美日垄断 国产柴油机很受伤(2)

观察者网 2018-06-03 14:35:02

  实际上,早在20年前,国内一些高校、机构就已经开展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比如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近些年,成都威特、辽阳新风、龙口龙泵、重庆重油、南岳电控等公司也都投入巨资上高压共轨项目,目前都已经实现批量生产。

  “在故障率这个指标上,国产共轨系统还难以达到国外先进产品的水平。”蒙小聪认为,和国外先进公司的产品相比,国产高压共轨系统在性能、功能、质量及一致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成本上的优势也不明显。

  比如油泵喷油压力,国外企业可以做到2500bar(公斤力)甚至更高,国产系统也有少部分做到这么高,但都没经市场验证,质量风险还很高。

  蒙小聪说:“这和我们在基础材料、工艺和装备上的差距有关系,比如喷油嘴的针阀偶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我们的精度达不到,喷油质量就很难上去。再比如控制喷油的电磁阀,国内还没有很成熟的产品。”

  此外是技术壁垒,国外公司非常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绝大多数的技术要点都已经有专利保护,我们很难绕开。”蒙小聪说。

  正因为做不到那么高的质量,使用国外共轨系统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国内一些做非道路用柴油机的企业,本身没有电控技术能力储备,现在如果直接用国外企业的高压共轨系统,他们的要价非常之高。“做一个项目,开发费用有可能都是千万元级的,这些企业会相当吃力。”玉柴工程研究院燃油系统设计技术总师莫宗华说。

  蒙小聪说:“同一类型的共轨系统,进口的要比国产的贵20%—30%,外资品牌还有较大的价格空间。”

  要从点点滴滴的基础做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22家柴油机企业销售汽车用柴油机357.52万台,同比增长23.98%。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同样是做高压共轨系统,我们为什么会比人家差?

  “这些都是由点点滴滴的东西累积而成的,国外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的。”蒙小聪说了两个让他印象深刻的例子:一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我去过国外一家生产高压共轨系统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生产线上基本上都是老工人,熟练程度非常高,工作一丝不苟。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二是研发投入。“比如开发一个ECU的软件系统,国外的企业会投入几百甚至上千人,花几年的时间。而国内企业连1/10的投入都不到。”

  不过,在提高国产高压共轨系统竞争力的道路上,也逐渐有了好消息。

  2016年12月,莫宗华参加了在南岳电控举行的国产电控高压共轨系统项目“一条龙”调研活动。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担任组长,目的是充分整合材料、工艺、零部件、主机厂、整车厂等行业资源,成立产业化联盟,解决关键共性技术。

狂踩
(4)
20%
点赞
(16)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