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国际:伽利略系统事故背后的暗战称中国不同意就无法军用(2)

新浪军事综合 2019-07-19 07:35:03

  1958年2月1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探险者一号”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豪迈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当时的毛泽东可能并不知道,GPS系统的前身,也就是美军的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已经在那一年开始研制。

  1970年4月12日,“两弹一星”工程中的“一星”终于迎来了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这时定位导航卫星已经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因为1958-1964年间,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分别制定并实施了全球定位计划Tinmation和621-B,此后又被美国国防部合二为一。

  1978年美军开始实施GPS计划,中国科学家也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定位导航卫星的论证。但按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想搞一套GPS还是遥远的梦想。

  能不能尽量用较少的卫星资源建立中国自己的“GPS”?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的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双星定位方案,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实现了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

  但由于种种原因,陈芳允的计划还是被搁置了。演示成功的那一年,美国的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也是在那一年,被5年前国庆阅兵式上“我国首台亿次巨型机银河-I”的彩车震撼,放弃北大选择国防科大的王飞雪,步入了大学校园。

  第二年,海湾战争爆发了,也把中国人打醒了,被搁置十年的双星定位方案马上启动。

  GPS这类系统方案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卫星该采用低、中、高哪种轨道?如果采用低轨道,发射成本比较低,精度比较高,但若覆盖全球的话则需要200颗卫星,这样浩大的工程,连美国也负担不起。

  如果采用高轨道,理论上三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但定位精度会很低,而且高轨道卫星的发射难度大。

  美国采用了24颗卫星中轨道的折中方案。而中国当时的国情是既没钱也没经验,在起步阶段选择了只在高轨道发射两颗星,静止在中国上空为中国服务。空间中三个坐标才能定位,北斗一代在双星定位方案中有个高度仪,用户需要自测高程,并将结果作为第三个坐标。真是够节省的!

  仓库实验

  1995年,还在读博士的王飞雪,听到一个消息。正在前进中的北斗一代系统建设遇到了瓶颈问题——信号快速捕获,国内十几家单位、几十位知名专家10年没能攻破。

  “为什么不可以另辟蹊径?”王飞雪和几个同伴夜以继日的奋战了好多天,写出一个新算法,红着眼睛交给导师也是系主任庄钊文。庄钊文在计算验证后眼前一亮,但他知道,事情不简单。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这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项目,岂是儿戏?”“这个难题别人耗费10年功夫也没有攻克,几个年轻人能行?”不少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狂踩
(30)
11.1%
点赞
(240)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