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国家,我在之前的节目里,提到过太多次了,G7有印度,金砖有印度,上合有印度,G20还有印度,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印度已经具备成为世界一极的潜力了。这一点,俄罗斯的社会学家杜金也曾表示过,印度将会是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

但是,潜力也只是潜力,也只是代表着,印度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极罢了。从G20峰会,和印度近几年一系列的做法来看,印度离所谓的“一极”,越来越远了。

首先来说说,最近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G20联合宣言。很多国家专家,在G20峰会之前,都预测,今年俄峰会很可能因为分歧矛盾,不会产生联合宣言,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仅有联合宣言,而且和去年的联合宣言不同的是,今年的联合宣言没有谴责俄罗斯。

这一下就让西方炸开了锅,和当年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各国媒体集体谴责俄罗斯一样,各国媒体在看完这篇宣言后,都持悲观态度,有的西方媒体甚至觉得,西方已经输了,俄罗斯在某种程度,已经赢了。

印度这回春风得意,中美俄都在给面子,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时间,印度自是春风得意,俄罗斯也是十分满意,但事实是这样吗?不,事实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首先,印度真的有能力“说服”西方,或者干脆说“说服”美国,同意在G20峰会的联合宣言中,不去谴责俄罗斯吗?要知道,美国从挑起俄乌冲突一开始,官方就从来没有松口,一直对俄罗斯是“谴责”的。

很显然,印度没有那个能力,为整场闹剧“背书”的,是中美博弈和西方内部的矛盾。

印度这回春风得意,中美俄都在给面子,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导人都没有出席,这是美国拉拢印度、拉拢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上好时机,美国为了拉拢印度,拉拢其它发展中国家,那从面子上来讲,拜登说什么都不会让今年的G20“流产”的。

所以,拜登政府在联合声明中让步,搁置对俄罗斯的谴责,是想满足印度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的利益诉求,为的是让印度保持在南亚对中国的牵制,再直白一点说,在美国眼里,中国的战略地位远比俄罗斯要高,俄罗斯的事情可以缓,中国的事情,不能缓。印度要在未来,继续维持与中国的矛盾,这对美国的用处,比乌克兰牵制俄罗斯还要大。

还有一点,其实稍微敏感一点的观众,肯定也都感觉到了。那就是关于俄乌冲突的态度。这场受美国挑动而爆发在欧洲的冲突,持续至今,让欧洲几乎把现役军备能投进去的,都投进去了,别说欧洲顶不住,就是美国都吃力,所以美国又把风险转嫁到欧洲身上。

为了顶住俄罗斯的进攻,欧洲的雇佣军在俄乌冲突前线越来越常见,俄罗斯的渗透小队,消灭了很多来自波兰的雇佣兵,这些死的,都是欧洲人。欧洲出人、出钱、出装备,最后能得到什么?什么都得不到,乌克兰的土地战后布满地雷,又能值几个钱?

所以,很多曾经就犹豫的欧洲国家,不想再跟着美国下注了。

于是,一份连俄罗斯都吃惊的联合声明,就这么出来了。让它出现的,根本不是印度的实力,而是场外的分歧和妥协,换谁在这片土地上,都能办到。

如果,印度一直把地缘当成谋取利益的唯一手段,那最终绝不会有好下场的。想成为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地缘政治只是手段之一,真正成为依仗的,应该是印度的硬实力。工业也好,经济也好,军事也好,这些才是印度需要发展的。

但是很可惜,印度在这几个方面做的都不是很好。

印度这回春风得意,中美俄都在给面子,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印度的几个产业水平,就是国内的一些短视频上描述的那样,粗糙、低效和畸形,除了制药业,其它方面比如机械、基建等,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就是印度引以为傲的IT产业,从根本上来说,也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因为印度恶劣的就业环境,让IT产业中的人才,只要有机会就会离开印度。

咱们中国能在世界舞台上,被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认可的基础是什么?是健全的工业体系,和这种体系下成规模的制造业生产出来的廉价产品。莫迪上台之初,就想重现这种“中国奇迹”,但是现在看来,仍然是空中楼阁。

经济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能获得“外企坟场”的印度市场,几乎让国际资本“闻风丧胆”,小米和比亚迪在印度的“滑铁卢”也就刚过去没多久,这样的经济环境,恐怕和“世界一极”完全无法产生联系吧?

至于军队,那也只是有了产业和经济之后,保障自己权益的手段罢了。

就这么看,印度虽然具备成为世界一极的潜力,但是现在印度的各个阶层,都没有发挥这种权力的能力,甚至在巨大惯性作用下,印度在往反方向走。

那对于我们中国,又该用怎样的态度应对印度在G20、在未来的种种动作呢?很简单:底线思维。

印度想发展,想合作,没问题,我们欢迎。尽管印度的本身的种种社会矛盾,营商环境极其恶劣,那我们也只是在商言商,主基调也是合作的。但是,如果印度想要对抗,那我们也不会软弱,我们的底线就是领土完整。

事实上,目前的形势是,中印合作与对抗并存,这也是印度的平衡战略。印度自己心里也清楚,就是表现的再积极,发展中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永远进不了发达国家的圈子。印度的未来在发展中国家,所以印度炒作改名“婆罗多”,想当反殖民斗争的领袖,就不可能和中国闹僵,因为中国的反殖民斗争,远比印度来得悠久来得深刻。

但是只要莫迪还想转移印度国内的矛盾,借助民族主义来维系国内的团结,那中国和印度的边境冲突就还会存在。亦如美国搞中美对抗,对于这些国家,外部矛盾是维系国内团结的重要因素。

说了那么多,还是那句话,印度想要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