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9月12日刊登题为《七国集团版未来与金砖版未来——胁迫式单极还是合作式多极?》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法学教授理查德·福尔克。全文摘编如下:
1991年冷战结束时,西方尤其是美国发现自己处于十字路口。
一条路通往和平、正义、合作、核裁军、重新振作的联合国、包容、多元化、人权、多边主义、公平贸易、有监管的市场、食品安全、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和人道主义治理。另一条路走向军国主义、干涉、贩卖战争、核武器主义、冲突、制裁、导致政权更迭的干预、趋向不平等的多重势头、掠夺性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霸权和地缘政治至上。
不幸的是,冷战的胜利方立即选择了人们所熟悉的霸权地缘政治老路,放弃了追求核裁军和全球人道主义治理的历史性机遇。这些地缘政治判断中的严重失误的长期危害目前体现在乌克兰危机未得到解决和对全球性警告的应对三心二意。
这种地缘政治的普遍格局是难以否认的。对比今年5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发表的冗长而复杂的成果文件和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的宣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地缘政治格局。
七国集团的文件有三个显著特点:无条件承诺帮助乌克兰在战场上战胜俄罗斯,淡化联合国的重要性,没有更多作为。与七国集团形成对照的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约翰内斯堡宣言》着眼于一个和平竞争与全球合作的世界,将乌克兰战争视为构成挑战,应该成为外交斡旋而不是军国主义战争的契机。
金砖国家文件最突出的主题是决心减少对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强加给全球南方的霸权性全球安全和贸易/金融/投资安排的依赖,抵制新的单极(帝国主义),团结一致地采取行动应对独立后的各种冲突局面,这些局势唤醒了世人,使他们认识到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远未结束。
我们如何能理解七国集团的选择?为什么西方政治领导人在全球紧急情况下始终不顾人类利益?
七国集团的选择将核危险提升到危机的程度,将注意力和资源从气候变化、减贫、粮食安全和营养保障、自决、和平解决冲突、加强联合国的能力、接受多边主义等全球公共产品上转移开,似乎明显会危及人类的未来。
实际上,1945年设计的全球安全体系并非旨在成为一个单极结构。单极结构只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才出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全球安全体系,目前受到俄罗斯和中国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两个国家本身也不准备终结地缘政治治理。多极化挑战也是针对美国领导的北约西方在冷战后的霸权和功能失调的架构。单极(帝国)也日益受到全球南方的挑战,全球南方或联手行动或独立于这两个地缘政治挑战者采取行动。
随着全球西方越来越接近于宣布“第二次冷战”,全球南方则越来越倾向于(召开)“第二次万隆会议”。
这种新的更加充满希望的全球氛围的重要表现包括:代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各国政府普遍支持对乌克兰和伊朗的外交和解,全面反对通过制裁方式进行胁迫性外交;由金砖国家通过对欠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和金融安排的“去美元化”直接挑战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新开发银行开展业务,在没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援设定具有削弱作用的各种条件的情况下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全球南方国家普遍支持《禁止核武器条约》,挑战北约的核武器主义;支持巴勒斯坦的自决权和支持非洲矛头直指结束殖民统治后的国家所存在的殖民主义特征的政变。
全球的看法日益意识到美国霸权,也敌视美国霸权,但对一个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治理框架却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尽管存在着矛盾和不一致的因素,但这些事态发展创造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更加良性的地缘政治,更加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更加关注世界经济的公平,并致力于合作解决共同的全球性问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正在进行之中的历史性转型势头将加强,削弱霸权和单极特征,并(进入)向更加良性、规范和多极的地缘政治过渡的早期阶段。总体而言,黑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希望的曙光。(编译/沈建)
8月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行人走过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举办场所桑顿会展中心。(张誉东 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