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打乱了亚欧之间最重要的海运航线,给欧洲供应链带来挑战。为避开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去年底以来,全球主要航运公司纷纷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海运成本和运输时间大幅提升。

“从汽车零部件到工程设备、从化学品到玩具,亚洲进口到欧洲的重要商品现在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路透社在1月22日的报道中写道。

由于零部件交付放缓,特斯拉德国工厂、沃尔沃比利时工厂近期相继宣布暂时停工,一些德国化工企业也因原料短缺受到影响。欧盟高级官员日前警告,由于红海航运中断,欧盟面临着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红海冲突扰乱航运,欧洲首当其冲。”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9日以此为题刊文称,欧洲“任性的”邻国三年来第二次发生冲突,让欧洲再次成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前线,美国则处在“更安全的距离”。

港媒此前注意到,红海危机发生后,一些公司将目光投向中欧班列,近期关于中欧班列的咨询量显著增加。

红海冲突扰乱航运:欧洲首当其冲,中欧班列需求升温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0日,埃及伊斯梅利亚,一艘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向红海 图源:视觉中国

车企停工、化工行业承压

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是亚洲通往地中海和欧洲的咽喉,是欧亚之间最短的航线,承载着全球约12%的贸易量。路透社称,2022年欧盟所有进口货物中,有23%来自亚洲,其中多数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

荷兰贸易部长杰弗里·范莱文(Geoffrey van Leeuwen)日前表示,自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以来,途径苏伊士运河的上海-鹿特丹航线的航运成本“在某种情况下已上涨了200%”。

富国银行全球应收账款和贸易融资执行副总裁斯蒂芬·施华茨(Stephen Schwartz)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红海是亚洲货物运往欧洲的主要贸易通道,欧洲受红海局势的影响最大。

路透社1月22日报道,红海局势正让德国化工行业感受到压力,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削减产量。报道称,化工行业是德国的第三大产业,年销售额约为2600亿欧元,其从欧洲以外进口的原料约有三分之一依赖亚洲。

德国化工产品公司Gechem GmbH & Co KG首席执行官奈斯旺格(Martina Nighswonger)坦言,现在公司的采购部门需要付出三倍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些货源。

眼下,该公司因为缺乏柠檬酸钠、氨基磺酸等原料,已经降低了洗洁精和马桶清洁片的产量。奈斯旺格表示,运输压力导致的连锁反应至少在2024年上半年都会为公司带来影响。

德国化工巨头赢创(Evonik)也表示,该公司受到了“临时通知的航线变更和延误”的打击,一些货轮在几天时间内三次改变航向。赢创表示,正尝试通过提前订货和改用空运的方式减少影响,然而,一些化学用品无法空运。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指出,虽然生产中断仅限于个别情况,但红海海运受阻导致的进口延迟对一个已经疲弱的行业来说是额外负担。VCI首席经济学家亨里克·梅因克(Henrik Meincke)表示,这种影响对中型精细和特种化学品企业来说尤为明显,这些公司通常会从亚洲采购相当大比例的原材料。

1月12日,美国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表示,由于缺乏零部件,其位于柏林附近的工厂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暂停大部分汽车生产。

红海冲突扰乱航运:欧洲首当其冲,中欧班列需求升温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2日,德国格伦海德,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 图源:视觉中国

“红海的武装冲突以及欧洲和亚洲之间通过好望角的运输路线的相关变化,都对格林海德的生产产生了影响。”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称,“运输时间的延长造成了供应链的缺口。”

1月中旬,沃尔沃汽车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工厂也因变速箱交付延迟停产三天。

受到影响的还有欧洲的零售商。彭博社1月23日报道,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理查德·张伯伦(Richard Chamberlain)表示,英国联合食品旗下的时装品牌Primark,以及瑞典跨国时装公司HM都高度依赖海运。独立投资银行Bryan, Garnier & Co则表示,法国知名家具零售商Maisons du Monde有75%的产品从亚洲采购,90%要通过海运。

欧洲折扣商品零售商Pepco近日表示,虽然目前红海冲突对产品供应的影响有限,但如果冲突持续下去,可能会伤及未来几个月的供应。该公司称,胡塞武装对船只的袭击导致即期运费上涨、集装箱交货期延误。

CNBC 1月23日报道,随着越来越多大宗商品选择远离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从中东地区运往欧洲的石油产品和原油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的运输成本,欧洲能源价格可能再次上涨。

市场分析公司Kpler首席原油分析师维克托·卡托纳(Viktor Katona)表示,航线改道将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对美国和巴西来说却是好事。“欧洲人正在改变采购模式,他们从大西洋盆地的公司那里购买(能源),这样就不会有物流限制。”

“或扩大欧洲与美国的差距”

《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称,红海局势导致的航线调整正在推升货运成本,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种威胁持续下去,欧洲去年的通胀下降趋势可能会放缓,关键利率下调时间或向后推迟。

“这显然是(欧洲)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之一,也是通胀面临的上行风险之一。”信用保险公司安联贸易(Allianz Trade)首席经济学家安娜·博塔(Ana Boata)表示,欧洲经济可能因此面临衰退风险。

报道称,就目前而言,与2020年和2021年发生的影响更广泛的航运阻塞事件相比,这次供应链受到干扰的规模不大,其经济影响很可能也相应较小。且一些企业也从疫情期间的航运中断中吸取了教训,库存比当时更高。

路透社23日称,红海局势对欧洲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尚未显现。

但《华尔街日报》认为,对欧洲来说,这场危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受干扰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报道援引安联贸易经济学家的计算,如果货运成本翻一番并持续三个月以上,可能会导致欧元区通胀率提高0.75%,并使经济增长率下降近1%。这可能会让本已疲软的欧元区经济在2024年陷入萎缩。

欧盟经济专员保罗·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1月15日表示,“应该非常密切地监测红海局势”,它可能导致能源价格和通胀反弹。

红海冲突扰乱航运:欧洲首当其冲,中欧班列需求升温

法国海军在红海为法国利益船只提供护航 图源:视觉中国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1月23日表示,由于红海航运中断,欧盟面临着消费者价格飙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东布罗夫斯基斯说,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让通过红海的航运量在一个月之内减少了22%。随着航运公司在非洲大陆周围重新安排船只航线,这种下降将会加速。欧盟委员会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情况。

“到目前为止,对能源价格的影响还不明显,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不明显。但……运输价格已经上涨,”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后表示,“这无疑是一个风险因素。”

“对消费者价格和整个欧盟经济的更广泛的经济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危机的持续时间。”东布罗夫斯基斯说,“因此,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他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在2月更新其经济预测,届时可能需要考虑红海局势的因素。

《华尔街日报》认为,红海地缘政治局势的升级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欧洲与美国实力的不对称。美国作为能源大国,不但没有被乌克兰战争引发的危机削弱,反而获利颇多。这一次,虽然美国部分进口商品也要经由苏伊士运河运输,但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并且太平洋为亚洲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提供了替代航线。

去年12月,美国宣布组建名为“繁荣卫士”的多国海上联军,对胡塞武装予以威慑,保护红海航行。不过,有关行动并未阻止胡塞武装,后者在1月9日对美国舰船发动袭击。1月12日,美国和英国军队联手打击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设施,红海局势骤然升温。

《纽约时报》在1月24日的报道中指出,最近几周,通过红海的集装箱船或邮轮的保险成本大幅上升。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海上战争风险保费飙升约50倍,部分高达船舶价值的1%。

报道援引航运保险经纪人的话说,到目前为止,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海上联军在红海和亚丁湾的护航行动并没有降低保险成本,但保险费率可能会趋于平稳。

中欧班列需求升温

面对这场红海危机,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除了绕道好望角,一些出口商将目光投向中欧班列。

香港《南华早报》1月6日报道,每年春节放假工厂停工前,中国都会生产大量出口商品。英国出口和国际贸易研究所负责人马尔科·福吉奥恩(Marco Forgione)表示,近期中欧班列信息咨询量显著增加。

“通往欧洲的铁路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我们看到对这条线路的需求与日俱增。”福吉奥恩表示,作为海运的替代选项,预计未来几周中欧班列的使用量可能翻番。

上海易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光明此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红海航道危机发生以来,向我们咨询中欧班列业务的咨询量几乎翻番……我们正为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积极作准备。”

国际物流公司飞力达1月15日表示,红海事件发生后,公司中欧班列业务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整体舱位计划略有紧张。供应链物流公司海程邦达方面也表示,中欧班列的需求有所增加,公司将持续加强与班列运营平台的合作,提升舱位的获取能力。

目前,欧班列途经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通达25个欧洲国家的200多座城市。通过中欧班列,中欧间货物运输时间较海运缩短20多天。

红海冲突扰乱航运:欧洲首当其冲,中欧班列需求升温

2024年1月23日,浙江金华,一列中亚班列准备启程 图源: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俄媒此前报道称,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穆罕默德·巴基蒂(Muhammad al-Bakhiti)接受该媒体专访时表示,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多国船只可以安全通过红海,他们在该海域的航行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彭博社1月11日报道称,除了在公开信息中申明“与以色列无关”,近来还有至少五艘船只在穿越红海时,其国际航运实时追踪信息的“目的地”一栏中,附带填写上了诸如“船上均为中国船员”等类似的备注内容,以示该船只与中国有关。

英国《金融时报》1月25日报道,在许多国际航运公司放弃红海航线之后,一些中国航运公司正在重新部署船只,为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提供服务。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航运公司想要“运用”自己相对不容易受到攻击的优势赢得业务。

红海危机以来,中方为缓解红海紧张局势同各方保持着密切沟通,作出了积极努力。

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26日援引四名伊朗消息人士和一名知情外交官披露称,中方已“施压”伊朗官员帮助遏制胡塞武装在红海针对来往船只的袭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路透社报道中所谓“施压”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体现了西方惯常使用的一种“大国施压”思维来看问题。基于事实来看,红海局势与胡塞武装直接相关,伊朗对胡塞武装也确有影响力,但相比于对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拉克民兵组织等地区武装,伊朗对胡塞武装的影响力其实是最小的。

不过,李绍先也强调,对于促成红海局势的平静和降温,中方毫无疑问是愿意出力的。“中国外交与西方所想的不一样,不会动不动就施压这个,制裁那个。”李绍先说,中方肯定会同伊朗沟通,同时也会和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沟通,这些国家同样在中东地区具有很大的分量,特别是在红海的问题上,中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与协调。

针对路透社报道“中方表示希望伊朗约束胡塞武装在红海的攻击行动”有关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月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方在红海局势上的立场是明确的,我们对近期红海局势急剧升温深表关切。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中方一开始就为缓解红海紧张局势作出了积极努力,呼吁停止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敦促有关方面避免给红海紧张局势火上浇油,依法共同维护好红海水域的航道安全。

“必须强调的是,红海局势紧张是加沙冲突外溢的突出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甚至失控。”汪文斌指出,我们同时也认为,安理会从未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使用武力,要切实尊重包括也门在内的红海沿岸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局势降温,维护红海地区的安全稳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