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21日发表题为《抄底还是战略再平衡?中东资金涌入中国探商机寻伙伴的文章,作者是刘莎。全文摘编如下:

去年以来,欧美基金对中国市场投资意愿下降,中东主权基金却多次出手布局中国资产。这燃起了许多中国创业者和创投机构的希望,他们把目光转向中东寻找新“金主”。不过,中东资金入华的目的,却比单纯的财富增值要复杂得多。

中东资金对中国的投资射程中,有游戏社交、智能制造和物流等行业,但以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格外受青睐。

双方市场互补性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永中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这与中东国家希望减少石油依赖,进行经济发展多元化转型的需求有关。

中东国家通过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积累了财富,但传统能源见底的焦虑从未消失,多国都提出转型目标。

王永中说,中国在制造业、新基建和新能源产业方面的能力,与中东市场有很强互补性。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也是沙特和阿联酋等国所需要的。

这也是许多接触过中东基金的人的共同感受。中东资金投资中国,尤其是在进行企业股权投资时,不单纯是为了财富回报,更多是招商引资,带动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推动本国经济转型。

过去,中东资金也一直有对华投资,不过投资步伐去年明显加速。

对于个中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受访时研判,一方面是中东资本在油价暴涨之后获得大量现金,要尽快变成资产;另一方面是中国资产目前明显被低估。

文少彪说,新冠疫情后,美元加息、中美竞争,不少欧美企业开始采取“中国+1”策略,中国资产估值下降,“这让本就向东看的中东资金等到了抄底好时机”。

但不论是抄底或是对中国的新兴产业投资,都与中东资金的战略考量分不开。

文少彪说,中东资金深耕欧美市场,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发展放缓、美国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中东各国、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越来越希望“独立自主”,“选择更靠近中国,也是一种战略独立”。

战略独立的考量,也有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外交和政治上的影响力作为支撑。

一名长期驻扎沙特的投资人告诉《联合早报》,在沙特,国与国高层之间的交流,能直接影响到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偏好。

暂难替代欧美资金

不过,双向奔赴的另一面是期待错位。

易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黄烁子受访时坦言,中东市场需要的是更成熟的、且愿意针对这个市场完全本地化的企业。当前还远没有到中企大量出海中东的状态,双方都只是在互相了解的阶段。

即便中东资金目前降低了欧洲资产的配置,美国市场依然是重点,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对中国资产的投资主要是出于平衡和战略考虑,并非是重点。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最近数月,美国官员愈发担心流向阿联酋的关键技术、基建和数据最终可能落入北京之手。报道称,尽管海湾国家官员强调并非要替代美国这个主要的投资伙伴,但美国政府仍然感到担忧。

王永中研判,中东国家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不会像欧洲国家那样紧跟美国步伐,也不会“脱钩断链”、去风险化。

今年在中东新设办公室的常垒资本创始合伙人石矛受访时说,中美之间的较量在中东地区不会停下,中东国家,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仍会两边押注。

两边押注的做法,是中东在全球地缘局势变化下做出的调整,既能以此满足一部分自身发展需求,也能让中东在中美竞争背景下,找到更为独立的战略位置。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新资金机会和新市场。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企业也需要意识到,中东资金进入中国的目的,比当年欧美资金因为看好中国发展而入华更复杂,中东资本短期内也很难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欧美资金的替代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