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海湾新闻》9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就是榜样,谁说亚洲“智力潜力弱”? 10年前,我作为亚洲主要报纸代表团的成员访问了中国。导游带我们游览后,我独自在北京街头走了好几个小时。我当时就认为,这无疑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发展的国家。
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摩天大楼,也不是各种财富的表现,而是这里的活力,尤其是年轻人的活力。它们充分说明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似乎其他国家取得的每一项成就,中国都想做得更大、更好。环保的住宅楼、设计精妙的剧院和歌剧院、巨大的图书馆等等,无一不是带着使命感、热情和效率来完成的。
我曾访问过许多国家。但在那些看似正在经历外向型增长的国家中,仍然缺少一些东西:健康的发展方式。有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如住宅、办公室、购物中心等方面大幅扩张,却缺乏对知识有直接贡献的本土大学。他们很少投资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由本地人才管理的科学实验室。
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中国如今是世界上对科学知识贡献最大的国家。这一变化发生的速度与成就本身一样令人惊叹。全球媒体都曾报道中国抵达月球的背面,但只有少数媒体注意到,这一前所未有的成就只是中国在大多数科学领域发展的自然结果。
有些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收入,但社会经济地位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之下,过去40年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全球绝对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8亿。
世界上许多地方对中国的描述,尤其是主流媒体上,几乎没有此类看法。在他们高度政治化的观念中,中国的经济奇迹往往被轻视、贬低或被放在陈旧的种族主义观念下看待,包括指责中国“窃取”西方技术和尖端研究。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一大批美国政客在任期内使用“中国病毒”等措辞,发动针对中国的文化战争。将大流行病及其所有可怕后果归咎于“中国人”,这种做法造成了许多后果,包括泛滥的种族主义和赤裸裸的暴力。这种种族主义的目的是阻止亚洲发展成为全球领导者,当然也是“全球南方”领导者。
如果称不上彻底的恐慌,那么西方这种挫败感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
首先,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华为最近推出了最新款智能手机,成功规避了美国主导的制裁。这一事实表明,中国可以自力更生,与世界上最尖端的芯片制造技术相媲美,甚至超越它们。
其次,相比改革开放早期的经济增长,中国最近的发展进一步脱离西方的全球经济霸主范式。
第三,这种发展是对西方政治话语——“西方价值观”的直接挑战,提供了另一种全球领导力,从而改变了二战后的政治框架。
最后,中国的崛起,乃至亚洲和“全球南方”的崛起,也挑战了历史上认为亚洲国家较弱、语言低劣、智力不发达的观念。仅在几十年前,中国被视为西方的附庸国,更糟糕的是,用丘吉尔1902年的话说,中国是一个“野蛮国家”,应该被瓜分,因为一个统一的中国总有一天会“威胁文明国家”。
正是在这些经济、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下,许多西方人继续认识和批评中国。可悲的是,最近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称中国和印度“智力潜力弱”,这再度引发了“讨论”。
对亚洲智力的质疑让人想起历史上一段丑恶的时期。那时候,这种语言要么被容忍,要么被当作“事实”接受。那些继续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要么没有意识到,要么就是太固执,不愿承认所谓的“野蛮国家”如今正在领导全球文明。
这种惊天动地的进步是独立于“西方价值观”之外的,完全建立在亚洲各国的集体劳动、才能和牺牲基础之上。这种经济奇迹不会因为谩骂而放缓,也不会因为种族主义的陈词滥调抬头而停止。(作者拉姆齐·巴鲁德,乔恒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