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是否武统台湾,多少还是得看美国的脸色,除非台湾实现‘法理台独’,跨越了美中设定的红线,否则大陆绝对不会对台大动干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今天发文认为,即使大陆未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但武力的使用,并非为了统一台湾的目的,而是被动的为了防止“台独”。
王昆义认为,大陆选择在美中建交当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明的是说给台湾人听,暗的当然也是要美国人放心,大陆不到不得已不会对台采取武统政策,这是美中之间的默契。就像823炮战时,毛泽东下令解放军“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一样,不必要把美国牵扯到国共内战里面。同样的,1996年台海危机,2022年佩洛西访台之后的“围台军演”,以及去年赖清德上台发表“新两国论”与“祖国论”之后的对台“联合利剑2024-A、B”军演,美国都没有再派军舰就近监视,解放军也没有藉此机会武统台湾,显见美中的默契继续有效。
王昆义还提出是否武统还有以下几个考虑:
一、从战略文化上思考。中国的战略文化主要是以首都安全为中心,台湾处在偏远的西南角,对北京没有安全隐患,大陆“等得起”两岸和平统一的时间表。
二、解放军作战必须速战速决。不管过去轻取海南岛,或是1955年的一江山岛作战、1962年的中印战争,以及1979年的惩越战争,解放军都是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法,在充分掌握制空权、制海权之后,一举击垮敌军,决不会向俄乌战争一样的拖泥带水,没完没了。对台登岛作战若无法速战速决,决不会轻易开战。
三、战争不能拖垮经济建设。大陆不必要为了取得台湾,把经济建设成果整个陪葬。如果“买台湾”比“打台湾”划算,又何须动武?因此以经济成就吸引台青到大陆就学就业,都是和平统一的一环,民进党再怎么污名化统战,也改变不了大陆和统的政策。
四、武力使用是一种政治工具。从毛泽东提出的“积极防御”是如此,1996年对台进行导弹试射也是,而今年近年来近年来“围岛军演”,更是把武力当成对“台独”积极防御的政治工具,大陆绝不会轻启战端。
文章最后写道,以目前情势看,对大陆而言,科技的胜出是第一要务,人才的培养是第二任务,武力的使用是下下策,美国一直武装台湾,想要两岸兴兵,让两岸的技术、人才相互毁灭,美国就可以永久称霸。
点评——
王昆义的观点可以用“半对半错”来形容,其说得有道理的部分包括:
1.大陆不会轻易对台使用武力:大陆不断重申,会尽最大努力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武力只针对“台独”势力与外部干涉势力。如果民进党执意搞“法理台独”,跨越红线,大陆采取断然措施对台用武可能就难免。
2.对大陆而言,处理台海问题,武力是用于防守,防止、打击、惩治台独;融合发展才是大陆促进和平统一的主动进攻手段。
王昆义的观点错误之处在于:
1.关于所谓“不使用武力是美中默契”之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插手,而由两岸中国人坐下来谈,自然就没有美国什么事,更无需美国同意不同意的问题,所谓“中美默契”只是毫无根据的一家之言。
2.所谓“台湾处在偏远的西南角,对首都北京没有安全隐患,大陆等得起两岸和平统一”之说。此观点没认识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涉及国家主权安全。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跟台湾对北京安全是否构成威胁与否没关系。大陆“等得起”,但大陆也强调,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3.关于“”战争不能拖垮经济建设”的观点。大陆当然把和平统一视为上上策,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有人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那大陆早就说过会“不惜一战,不惜代价,会打到底”。而是,是否对台动武,《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了3种情形: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大陆是否武统台湾,多少还是得看美国的脸色,除非台湾实现‘法理台独’,跨越了美中设定的红线,否则大陆绝对不会对台大动干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