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郭姓怎么简单介绍和关于郭的诗句自我介绍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郭姓怎么简单介绍和关于郭的诗句自我介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郭姓怎么简单介绍

郭姓是一个广泛流行的中国姓氏,它源于古代虞姓,具有多种起源和演化史,流传至今。
郭姓是第九大姓,在全国国有民族中位居第20位,是近五千多年来极为活跃的存在。
据《元和姓纂》记载,郭姓有两种起源,一种是汉下游,那里应该有一个郭姓老家,如河南省金山村、江苏省但江村,另一种是郭家族的起源,郭家族是古代先民的一个社会宗族,这种记载的方式比较贴近历史实际,也比较接近现实生活。
郭姓族人往往精明能干,机智勤奋,有各自的特质和出色的想象力,他们有冒险的精神,敢于接受新的挑战,勇于作出更多的贡献。
他们大多不以所尊敬的对象披上传统衣裳,而是以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观点来回应,调节回归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是他们优雅、自由、独立的精神魅力所在。
郭姓在古代极其盛行,其中不乏有传奇英雄或历史人物,如郭嘉、郭芙、郭璞、郭敬慈等。
他们的英勇传奇早已传唱不绝,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无上光辉。

返回目录

关于郭的诗句自我介绍

1.《百家姓》中的郭姓要怎么自我介绍

按以下方式介绍:

一、得姓渊源

1、“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国。

二、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

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2.有关郭抹若的个人简介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行政、科学方面的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界公认的领袖。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