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英媒路透社在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给欧洲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迫使欧盟不得不采取反应。所以以德国为首的部分欧盟国家正图谋在太阳能领域减少对华依赖,包括发起反补贴审查措施、增加关税、调整补贴等可能性选项。尽管这些手段欧盟之前也用过——欧委会曾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长达6年的限制措施,但最后迫于无奈主动解除;中国光伏短时间内又在欧洲产生了领先优势,也就是说对外“封闭”的几年间他们几乎没有取得进步。
7日,德媒引述英国伍德·麦肯兹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全球太阳能发展现状数据,认为该领域中国取得的领先优势“远超预期”。数据显示作为世界太阳能组件制造大国,中国已经占据全球80%的产能,在新增装机容量上,整个2023年中国生产数据达到美国与欧盟总和的2倍。这意味着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和由此产生的供应链优势是欧美几乎没有办法企及的,实际上西方对本土企业的补助和对中国光伏领域的限制不仅没有减小差距,反而增大了差距。
这份报告指出另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在太阳能生产技术成本上的更新取得突破。2023年中国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成本下降约42%,每瓦只有0.15美元;而欧盟和美国加上补贴、政策豁免等有利条件,最后只能压缩到0.3美元和0.4美元。从成本优势地位上来看,伍德·麦肯兹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可以确定已经赢得了绿色技术产能竞赛,如果从平等竞争的立场上来看,欧盟、美国等竞争对手几乎不可能取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价值链中的地位。
综合去年冯德莱恩的态度,欧盟可能会在2024年对中国光伏采取“减少依赖措施”,执行所谓的反补贴调查。但欧盟已经难以做到像之前一样对华光伏产业采取“重税禁入”的手段,原因在于遍及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采用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如果禁用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他计划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加强德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实力,尽管这种方法不能让欧盟扭转和中国光伏产业竞争的局势,但能缓解行业内的竞争压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媒称太阳能领域已经被中国占领市场,这件事引起了欧盟的关注,他们担忧下一个被“攻破”的是欧洲的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所以对华反补贴审查已经在去年9月开启,欧盟准备联手美国采取手段防止电动汽车领域成为“下一个光伏市场”,但一些国家又担心这件事可能会激怒中国影响贸易关系。对此有评论称:“欧盟不思进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每次遇到外来挑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加税和内部封闭;这样在温床中生活的欧洲企业反而会变得更加脆弱了。期待他们能重新回到全球的主导者地位,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