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在调查框架内向小米印度分公司、公司负责人及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指控他们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宣称,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涉嫌向国外组织非法转移资金,其转移资金总额为555.1亿印度卢比,约合6.732亿美元。这里的“国外”指的是印度以外,因为上述指控都是对设在印度的小米分公司而发起。
(小米是印度销量第一大的手机品牌)
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表示,小米2015年开始利用误导性信息并以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为由,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去年,该机构冻结了小米在印度的资产,确认小米通过伪造向外国组织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进行非法资金转移。小米公司曾经对印度政府机构的裁定提出申诉,但是今年4月份,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驳回了小米的诉讼。实际上即便是小米赢得诉讼,这笔钱也很难讨回来,因为这550多亿卢比是直接从小米账户上被强行划走,并直接进了印度财政部的账户。
(1962年中印因为边境摩擦曾经爆发武装冲突,即便是现在,印度始终对中国领土存有野心,时不时派兵越界起衅)
由于1962年边境冲突的原因,中印关系一直到现在都十分微妙(印度对我们抱有敌意,但打又打不过),所以一听到小米被判罚,很多人就会本能地认为,印度这是专门针对中国公司进行的经济歧视。其实,印度政府确实歧视跨国公司,但并不是只针对中国公司,事实上印度政府“歧视”所有在印度投资的跨国公司。准确点说,印度政府用了20年时间布局了一个巨大的“杀猪盘”,从而赚得是盆满钵满。
(在本世纪初,印度的招商引资一度搞得红红火火,以至于世界舆论认为,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其具体的操作大概是这样的:
21世纪初,印度为了挖“中国制造”的墙角,曾经对外制定出一系列极为诱人的政策,以吸引外资,比如当时印度政府规定,外资在印度企业中的持股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5%,同时从印度中央政府再到地方各邦政府,都为外国投资大开绿灯。而受到印度超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星、苹果、微软等众多跨国公司都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小米公司,小米2004年成立印度分公司,正式进入印度市场,参与竞争。
(印度杀猪盘的精髓: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但是经过十几二十年后,等到这些跨国公司都在印度扎根,并且建立了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之后,印度政府“杀猪盘”的真面目就开始显露出来:这时候印度搬出了《外汇管理法》,开始编造各种理由,向在印度投资的跨国公司罚款圈钱。其实不仅仅是小米公司被印度政府“杀猪”,在最近10年内,印度政府曾罚过三星2.07亿美元,罚过诺基亚208亿印度卢比,还给微软开过70亿卢比罚单,不过财大气粗的微软公司最终逃过了印度政府的罚款,但是微软随后就关闭了在印度的分公司,第一个跑路。
(印度希望通过金融保持国家经济的独立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是印度政府搞“杀猪盘”的理由)
平心而论,印度作为一个落后国家,通过一些金融手段保护本国经济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把金融保护玩成“杀猪盘”,只能说,印度政府的脑洞清奇。由于看到了印度政府的“杀猪盘”操作,以至于跨国公司都纷纷逃离印度,再次回到了营商环境最为宽容的中国。根据统计,从2014年到2021年,关闭在印度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总数高达2783家,根据统计在印度有业务的跨国公司总共只有不到5000家,这一下子跑了一大半,印度的营商环境已经彻底被本国政府的“杀猪盘”给玩崩溃了。
(印度是如今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因此商机显然是丰富的,但看到印度政府的“杀猪盘”,还有谁敢去印度投资发展呢?)
前不久超过中国后,印度是如今的人口第一大国,别的不说,光是14亿人的吃喝拉撒汇聚起来,都是体量惊人的大生意。可以说印度确实是一个潜力十足的大国,在本世纪初,西方国家和媒体也一直认为印度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但是如果印度政府一直保持这种“把跨国公司骗进来杀”的态度,那么印度永远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和中国的差距也只能越拉越大,所谓“大国崛起”,永远只是一个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