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智库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员萨姆·布雷斯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与美国之间围绕军事力量的战略博弈,已经进入到了系统性对抗的阶段。这也意味着,“谁能够设计出最好的作战体系,谁就拥有优势”。
【解放军作战管理系统示意图】
譬如解放军正在积极推动新一代作战体系的建设,全面发展军事力量。而不再像10-20年前那样将决定中美两国军事斗争胜负的关键,寄托在数个被称为“撒手锏”的武器装备上。同时“撒手锏”这3个字,在解放军对外宣传中出现的频率,也在变得越来越低。
解放军这一战略思维的变化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都认为中国之所以会与美国展开战略博弈,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拥有包括东风-21D在内的多种可以填补中美军事力量差距的决定性装备。这让美国难以在与中国的博弈中继续使用他们最熟练的军事施压手段来胁迫中国,进而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了战略空间。
【阅兵场上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可以说在相当数量人的认知中,中国能有今天的战略生成空间,这些决定性的军事准备功不可没。也因此,当中国决定改变自己的“撒手锏”战略时,这些人都下意识的以为中国要放弃这一关键性的博弈筹码。
这个猜想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中国会改变自己的军事战略,不再依赖以东风-21D为代表的一系列“撒手锏”武器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随着解放军军事力量的把不断发展,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已经不再领先,其中一部分甚至由于定型时间过早,难以兼容衔接现阶段的解放军作战体系。
典型例子就是无侦-8无人机。作为一种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机,无侦-8首次曝光虽然是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但据外界普遍猜测,该型无人机的列装时间很可能是与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同期,也就是至少在2010年代初,该型无人机就已经秘密服役。
【在国庆阅兵上亮相的无侦-8侦察无人机】
因为从无侦-8的整体设计与公开的任务性能来看,它的主要任务很明显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解放军空天侦察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在大海上搜索定位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作为可消耗的前出侦察单位,搜索美军航母并引导东风-21D对其进行攻击。
为此,该型无人机在各项设计上都采用了高性价比设计。包括火箭发动机、简洁的高速外形等等。主打一个廉价、可消耗。以便承受当时我们认为随时有可能爆发的中美高烈度军事冲突。
【轰-6N携带无侦-8无人机想象图】
幸运的是,那段时间中美两国虽有摩擦,但终归还是没有进一步发展到军事冲突。而无侦-8作为一款颇具“应急”意味的装备,也一直默默服役在解放军中,直到2019年被首次披露。
然而问题是,尽管无侦-8的定位是一种能够引导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的可消耗的前出侦察单位。但由于解放军在高超音速与无人机领域上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无侦-8正逐渐变成一种鸡肋的装备。
别的不说,单就使用火箭发动机这一点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灵活性,再加上需要轰-6K轰炸机作为载机等问题。一系列因素使得无侦-8的使用场景大大受限,虽然还可以继续协调东风-21D作战,但难以与射程更远的东风-26互相配合。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美军航母想象图】
好在,考虑到解放军在武器装备研发上向来有着“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习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配套东风-26的远程侦察装备已经秘密服役,一如多年前秘密服役的无侦-8一样。
而这也是解放军逐渐放弃“撒手锏”战略,转而与美军展开系统性博弈的主要理由。因为彼时的解放军会选择寄希望于无侦-8与东风-21D导弹上,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当年的解放军与美军存在较大的军事实力差距。
这迫使我们更倾向于对美军实施最能动摇其战争决心的“斩首作战”,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任何性能上的妥协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直接导致了那段时期诞生的武器装备与配套作战体系大多存在性能单一的问题,一切为了反航母,除了反航母外几乎没有其他用途。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解放军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加,即便不使用这些高度特化的装备与体系,今天的解放军也有能力利用体系优势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乃至整个西太平洋美军实施全方位打击。而美军为了应对解放军的体系优势,也在不断强化自身体系。
【以南昌舰为首的解放军水面舰艇编队】
在这种双方互不相让的竞争条件下,这些特化装备由于缺乏使用灵活性,很难跟上体系的迭代进化。而当它们难以继续兼容体系并对对方体系产生威胁时,被取代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毕竟现代战争是体系化的战争,难以兼容体系的单一武器装备或许具备给敌人一个“惊喜”的能力,但却很难再具备扭转整个战局的能力。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双方体系的硬实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