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是一款多功能、多用途,兼顾近海作战的攻击型核潜艇。这里头特别要强调的是“近海作战”4个字,近海作战对核潜艇来说有多大的难度,给大家说两组数据就知道了。
查一下我们会发现黄海的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40米。而另一个热门的海域,霍尔木兹海峡平均水深70米,波斯湾平均水深40米,最深104米。和这些水深相比,“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艇长将近115米,艇宽,超过10米,水下排水量近8000吨,如此的一个庞然大物,在水深只有数10米的近海海域,如何完成作战任务,这个难度相当之高。
在航海领域对潜艇的航行有一个说法,叫做潜艇是航行在垂直海峡当中的。我们知道,水面舰船航行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过海峡的时候,特别是狭窄的海峡。如果通过一个只有几十米的海峡,对于大型的水面舰船来说,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事情。这个时候要降低航速,最好有熟悉海峡情况的领水员进行领水。
但是,一个庞然大物的核潜艇,在几十米的水深当中航行,实际上就相当于通过一个几十米宽的海峡,只不过这个海峡转了90度,由平面的海峡变成垂直海峡,这个难度不能说不大,尤其致命的是,潜艇的潜航实际上犹如盲人走,因为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是看不见周围的任何情况,你只能依靠声呐摸着走,就像盲人走路。
而核潜艇要实现近海作战,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能走能打,号称可以在近海海域作战的“弗吉尼亚”级,凭什么实现了在近海海域能走、能打?
“弗吉尼亚”级装备有最新的AN/BQQ-10型整合式声呐系统,这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声呐系统,更多人关注的是它的主声呐,但实际上这个声呐系统当中,还包括了装备在指挥台围壳前部和潜艇艏部下方的CHIN型高频主动声呐,主要用于探测水下的水雷,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海底地形测绘,大幅加强了潜艇近岸操作与反水雷作战能力。而且声呐操作人员也能及时发现,潜艇在水下潜航过程当中是否偏离航线。
这个地方要说的有4个字,高频、主动。
为什么这种声呐会采用高频的频率,这个和物理原理是一致的,声波频率越高,定位精度则越高。所以我们看到远程的搜索声呐,它是使用的低频声呐,而真正的定位声呐则使用高频声呐。
而主动则是主动发声的声呐,因为水下的礁石、水雷它是不会主动发声的,你单靠被动的听,听不见的,这时候就需要潜艇主动发声。你发出的高频声波碰到了障碍物,反射回来,接收到这个回波,你就可以知道前方障碍物,通过计算机的计算,你甚至可以测绘出这个障碍物的外形,甚至材质,这就是高频主动声呐这个有点像海豚和鲸鱼的高频定位系统。
当然高频主动也会带来问题,那就是会暴露你的位置。毕竟你在发声,对方也会听到,所以这种潜艇在此前的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上不被重视,许多攻击型核潜艇,甚至不装备这一类的声呐,但是“弗吉尼亚”级却装备了此类声呐,它使得“弗吉尼亚”级在近海水域水下潜航的时候,可以预知前方的各种障碍物,及时的加以回避,使得这个庞大的潜艇,具备了浅海复杂海域条件下进行航行的能力。
当然光能走不行,还要能打,所以“弗吉尼亚”级还装备了一系列适合在近海海域作战的各种武器,包括可回收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可以遥控的侦察用无人机,甚至“弗吉尼亚”为了支持特种作战任务,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可以放出和回收特种人员运载器,以及与其对接的艇上的接口。
特种人员运载器可以容纳6~10名特战人员及其携带的装备,在水下采用“干式”离艇的方式与潜艇脱离执行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之后,还可以与潜艇对接,返回到潜艇艇内。正是有了这样一系列的特种声呐和特种装备,才使得“弗吉尼亚”级具备了在近海海域作战的有效的能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