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总统拜登一声令下,美军横扫中东121个目标,却没有伤及伊朗半分。显然,美国这看似强硬的手腕背后,却恰恰暴露出美国这次在中东的打击,颇有些柿子专挑软着捏的意味。拜登为什么要在中东这样布局呢?
(拜登出席3名遇袭身亡美军的悼念仪式)
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不宣而战,中央司令部队对伊拉克、叙利亚两国境内,实施了大规模空袭,目标直指伊朗革命卫队成员及其支持的民兵组织。
在此次行动中,美国空军出动了B-1B轰炸机,使用125枚精准导弹药打击了伊拉克和叙利亚两个国家的85个目标。显而易见的是,这125枚炸弹,就是对上周约旦发生的三名美军士兵遭无人机袭击身亡事件的直接回应。而在该起空袭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其一,美国媒体虽然宣传此次空袭的规模“从未如此之大”,但如果与美政府之前的狂妄态度相对比,那美军这次行动却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
(B-1轰炸机发射照明弹)
要知道,在3名美军死亡后,美国上上下下可谓是摩拳擦掌。美军中央司令部第一时间表态,直接指出,这就是伊朗与叙利亚政府支持的恐怖主义组织进行的恐怖主义行为,美国一定要进行严厉打击,摆明了这是要找伊朗的茬儿。
但从美军声明可知,此次美军使用125枚导弹,袭击了85个伊朗革命卫队目标。这也就是说,平均下来,针对每个目标或许只投放了1至2枚导弹。单单列出这个数字,可能对比效果不太明显。那就举个例子作为对比。
在2018年,美国也曾对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设施发起大规模空袭,在当天的行动伊始,美军就向叙利亚的3处目标发射了6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其中仅大马士革一处研究所就遭到了57枚“战斧”和19枚“杰萨姆”导弹的袭击。
(美国驻叙利亚军事基地)
与之相对比,美军这次对伊叙两国的轰炸,可以用“点到为止”来形容。而且,与其说美军是在进行大规模报复,不如说美军实际上是在维护“中东不败”的神话。
其二,美军空袭虽然声势浩大,却避开了对伊朗境内的直接打击,仅仅是打击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目标。要知道,在约旦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军当即就认定伊朗是幕后凶手,但现在却是对伊朗围而不打,这尤为引人注意。
那美国为何之前对伊朗“咬定青山不放松”,但现在又死活不肯打呢?难道是拜登政府真如外界传言是”色厉内荏“吗?非也,其实这与美国当下在中东的战略有关。
(美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
首先,在这场冲突中,美国依靠石油,或能成为最大赢家。
人们往往将美国视为世界强权,却忽略了这个国家也是一个与伊朗旗鼓相当的产油大国。据相关咨询机构的统计,在2023年12月的最后一周,美国的石油出口量从日均300多万桶,直接飙升至520多万桶,而且47%的出口量都在欧洲。
显然,通过出口石油,美国不仅在经济上进一步控制欧洲,而且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但同时,美国自己也是一个产油大国,过高的油价又会损害美国的其他实业,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的原油船只)
正因如此,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围而不打”的战略,空袭伊叙两国,主要是为了做做样子,维持美军在中东的神话,而不发动对伊朗的直接攻击,则是担心武装冲突将造成石油价格高涨。
所以,目前的状态对美国是最有利的,袭击事件推高了原油价格,但仍在美国的可控范围内。
另外一点原因,则是美军现在没有能力再次挑起一场中东战争。要知道,当下在欧洲,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而在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也愈演愈烈,这两场冲突的开打已经让自诩“世界警察”的美国疲于奔命,陷入多线作战困局。
(美英联军对胡塞武装发动新一轮空袭)
另外还有红海危机,美军与也门胡塞武装也在对峙,仅仅是2月3号一天,美国就打击了30多个胡塞武装军事设施地点。再加上伊叙两国的85个目标,即美军在两天时间,就横扫了中东121个目标。
这也就是说,美军现如今的局势,已经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和拥有独立军工体系的伊朗开战,那美军也必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绝对不做亏本买卖的美国,当然不会贸然动武。
(伊朗拥有独立军工体系)
然而,对于拜登在中东的“扭扭捏捏、战又不战、退又不退”的做法,美国另一位总统候选人肯尼迪却看不上眼,他表示,“如果美国无意寻求在中东引发冲突,那就应该从这一地区撤军,毕竟美军在中东本就不受欢迎。”
总而言之,美军这次对中东的报复,调起的很高,但结果却是“纸老虎战法”。或者换句话说,当拜登决定把美军基地遇袭事件的责任,归于民兵组织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美军这次的轰炸行动,其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