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夜间,天空中出现了熟悉的神秘光团,说“熟悉”,是因为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某种飞行器在大气层边缘飞行留下的痕迹。说“神秘”,是因为这种飞行器的可能性比较多,可能是高超音速飞行器、中段反导试验、洲际弹道导弹等。根据这次光团的特点,目前猜测中段反导试验的可能性比较大。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网友拍摄的神秘光团

此次中段反导试验最引人注目一点,就是可能进行了双发齐射拦截试验。表明国产反导拦截弹技术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力提高了我们反导体系拦截能力。

从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反导拦截弹在夜空再次点火,表明反导拦截弹采用了多级火箭设计。多级火箭设计多见于大型、远程反导拦截弹,这样设计可以让导弹尽快达到最大速度,缩短抵达预定拦击点时间,提高拦截成功概率。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放大后的光团,可以看到两个光团紧挨着

例如美国标准-3反导拦截弹,它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只工作7秒,然后抛离,第二级在第8秒启动。第二级工作时间为30秒左右,然后关机抛离,第三级接替工作,将动能拦截器(KKV)送到预定拦击点拦截目标。

现代反导拦截弹射程远、威力大、技术含量高,造价极其昂贵。导弹单价达到数千万美元,已经和现代战斗机单价相当,此前日本向美国采购标准-3反导拦截弹,单价接近5000万美元,而美国GBI陆基拦截弹单价更是接近1亿美元,基本和F-35战斗机的飞离价格差不多。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标准-3是一种三级结构的反导拦截弹

由于成本太高,现代反导拦截弹采用了“发射后评估”技术,也就是导弹发射之后,指挥控制系统会根据导弹和目标数据参数进行拦截预测,判断是否需要发射第二枚导弹,以降低拦截成本。

不过这个技术也存在缺点,现代弹道导弹速度极快,其重返大气层时速度会超过10马赫,洲际弹道导弹更是可以达到20马赫。这样留给反导拦截体系拦截时间非常有限,如果第一次拦截不住,极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第二次拦截。想提高拦截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反导拦截弹齐射。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GBI反导拦截弹

根据相关资料,美国GBI地基拦截弹单发拦截概率大约是50%,如果双发齐射,那么成功概率就会提高75%左右。

2019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就组织了反导拦截弹齐射拦截演习,演习模拟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美国,美国反导系统齐射2枚GBI反导拦截弹进行拦截。一枚主攻,一枚备用。从当时美国发布消息来看,第1枚GBI反导拦截弹成功拦截了来袭弹头,第2枚对拦载效果进行了确认,对目标进行了再次识别,确认对地面构成危险的部分,然后再次进行了拦截。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中段拦截的效果图

按照美国的说法,此次主要验证第一枚没有拦截成功的情况下,备用拦截弹能够快速识别出来袭弹头,再次进行拦截,从而提高美国反导体系的拦截效率。此次试验之后,美国导弹防御局曾经对外宣称,试验结果验证了齐射战术在导弹防御之中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齐射战术对于反导拦截弹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第二枚拦截弹。在美国2019年反导拦截演习之中其第二枚导弹就采用了改进型动能拦截器,它是一枚智能化拦截弹,不但能够识别目标,还能够进行威胁分析和排序,从而攻击最大威胁目标。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GBI中段拦截弹的动能杀伤器

因此我们此次进行的双发反导拦截试验,应该也是在验证齐射战术在反导拦截之中的运用。美国正在研制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投入使用,现有导弹可能也会采用突防能力更强的弹头。这样就需要我们提高反导体系能力和效率,以适应2030年之后的战场环境。

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一个是提高反导拦截弹性能,导弹射程更远、速度更快,配备更先进的动能拦截器,实现智能化,以便识别伪装能力更强的弹头。还有就是采用齐射战术,齐射多枚反导拦截弹来拦截来袭导弹和弹头,采取一枚主攻,一枚预备的战术,在太空就对来袭导弹进行多次拦截,提高拦截成功概率。

两神秘光团现身夜空,半个中国都能看到,形成原因和解放军有关

美国一向把战略打击能力作为最有力的大棒,并且坚决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我们一向奉行战略反击原则,对外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强战略打击力量的生存能力,以便在对方第一击之中能够存活下来,向对方发动战略反击。

加强反导体系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提高我们反导体系作战能力,加强拦截效率,让对方知道,无法通过第一击让我们失去战略反击能力,自己会受到我方凌厉的战略反击,受到不可承受的损失,从而放弃核战争的幻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