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台还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出击,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纷纷被美国盯上。这一做法,已经在西方引发担忧,有人认为,特朗普正在亲手播下反美联盟的种子,而结果将让中国伟业成真。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特朗普借着关税到处发难的做法,对美国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倒是其次,更严重的是破坏了西方团结。因为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洲、加拿大这些国家为了共同利益,可能不得不与中国合作,一起对抗美国。
【特朗普正借着关税到处发难】
这种合作一开始可能是非正式的,但随着关税战持续,这种合作可能会越发牢固。其中,欧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2021年拜登政府刚上台的时候,欧盟原本打算推动一项与中国的投资协议。然而在华盛顿的压力下,欧盟改变了心意。而在拜登执政期间,联手欧盟等盟友一起围堵中国,是美国行动的基本逻辑。因为在这位美国前总统看来,与盟友联手将让美国的胜率更高。
然而特朗普却带来了一个切实问题,对于现在的欧洲来说,更直接的威胁是来自美国还是中国?中国的技术和市场,都是欧盟不可或缺的东西,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经贸对欧盟的重要性。
【特朗普正在播下反美联盟的种子】
而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有欧盟高级决策者透露,欧洲正在做的事情,不是“再次考虑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而是已经与中国进行了这种对话。
这一说法大概率是属实的。因为就在中国宣布对美国发起关税反制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强调,欧盟可以和中国达成一致,进一步扩大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
虽然现阶段对一些事情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欧盟态度的改变,却也是实打实发生的。说到底,如果特朗普持续对欧盟施压,欧盟确实没有第二个选择。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欧盟没有太多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还可能在美洲感受到新的机遇,因为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威胁已经让他们感到愤怒。虽然两国近期靠着与特朗普的“合作”,换来了关税的延缓落地。但《金融时报》却给出了另一个观点。
他们引用了一位欧洲国家外长近日的话:“如果特朗普打了你的脸,你不还手,他就会再打你一次。”这意味着加拿大和墨西哥或许会痛苦地意识到,即便他们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但也不得不进行反击,因为这是对抗特朗普欺凌的唯一方法。
另外,诸如英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虽然还没有被特朗普列为关税目标,但如果他们认为当缩头乌龟就能万事大吉,那只能是自欺欺人。因为当特朗普认为自己的关税战奏效了,他肯定会寻找新的目标。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似乎也察觉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自工党政府上台后,英国外交大臣、财政大臣均已访问中国。石破茂政府也在积极与中国接触,而且主动寻求访华。这些举动的用意都不言而喻。
【日本首相石破茂】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另一些做法,也激起了其他地区的反感。他与到访白宫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提议把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永久安置”到周边其他国家。特朗普直言,他们可以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进行建设,这比回到加沙要“好得多”。
事已至此,特朗普的用意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他推动巴以停火,并不是打算争取一个公正解决巴以冲突的机会,而是在变着法子给以色列制造有利态势,巩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而这一做法,势必会进一步激起巴勒斯坦人和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哈马斯高级官员已经出面指责特朗普,认为这种做法的本质就是把加沙民众赶出自己的家园,同时是在该地区制造混乱的祸根。
最新消息还显示,特朗普刚刚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恢复对伊朗“最大施压”的政策。按照他的说法,伊朗现在离核武器“太近了”,美国“有权”阻止伊朗向其他国家出售石油。
【特朗普恢复对伊朗“最大施压”】
这个情况让人感到有些黑色幽默。要知道,在特朗普赢下大选后,伊朗的改革派政府就主动放低姿态,向前者释放了大量缓和信号,并屡次强调伊朗不会制造核武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特朗普打好关系,进而换来“网开一面”。
然而,伊朗这一系列做法,最终换来的却是特朗普恢复“最大施压”的决定。经过此事,伊朗国内的这批改革派或许也该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不难发现,特朗普上台还不到一个月,美国与一众国家的关系,就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金融时报》提到的“反美联盟”,倒也未必是虚无缥缈的。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对于特朗普的威胁,许多国家别无选择。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