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换思路:单靠威慑无法防止亚太战争。亚太地区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正在导致一种安全困境,因为,美国、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政府基于对彼此威胁的感知而,都在不断升级其军事化进程。为了避免战争,关键是要在威慑与克制之间取得平衡,加强外交努力以解决争端,并提供真诚的沟通以澄清意图和促进和平。
随着太平洋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美国及其盟国仍致力于通过威慑实现和平。虽然许多人认为这一战略为该地区实现和平的21世纪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它也助长了亚洲当前的紧张局势。如果任其发展,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行为体可能会进一步陷入安全困境,即各方都被迫军事化,以防止其迅速军事化的对手获得优势。
为了维护和平,美国及其盟国应谨防过度依赖威慑思维,使安全困境永久化。在威慑与基于克制的战略之间取得平衡的方法可以缓解紧张局势,使我们更接近和平。
美国确实有能力让中国付出难以接受的代价,这也可能是21世纪没有战争的原因之一,但这种力量失衡也使该地区陷入了目前岌岌可危的状态。中国的军事崛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那场战争暴露了中国在面对技术先进的西方军队时的潜在弱点。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速度再次飙升,这引起了中国对潜在的台湾或朝鲜冲突对中国影响的警觉,并为中国强军政策提供了“言辞掩护”。
中国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大陆导弹系统的重大发展使中国在面对“强敌”时更具竞争力。霸权主义的美国可能阻止了中国的某些行为,却也助长了中国的军事化进程,使我们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为了应对中国构成的威胁,美国及其盟国正在提高军事能力,使安全困境不断升级。
当中国在南海建立新的军事前哨时,这既可以被解释为“必要的国防”措施,也可以被解释为进攻能力的扩张。同样,当美国军事部队在这些前哨附近过境时,也可能被视为维护国际水域的自由航行或威胁中国在其领土上的主权。中国的强硬态度要么为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军事关系的深化提供了理由,要么为美国主导的遏制中国的努力提供了理由。在安全困境中,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对手具有侵略性,而自己则认为对手具有防御性。
美国不再能以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威慑中国,而是以核大国之间一场相互毁灭的战争威胁中国,给整个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这一新的现实要求我们努力缓和紧张局势、建立信任并展现真正的和平愿望。虽然具有挑战性,但美国及其盟国可以采取措施减缓安全困境。
如果华盛顿及其合作伙伴打算加强其军事能力,那么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防务问题。拜登政府对台湾飞机、舰艇和防空系统的支持比特朗普政府的远程导弹销售有所改进,因为后者有可能打击中国大陆。豪猪战略"利用短程武器瞄准船只和飞机,在不威胁大陆的情况下显示了抵御入侵的毅力。在可行的情况下,美国应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其军事支持,以表明不侵略的决心。
虽然近年来“基于规则的秩序”并不乐观,但制度和协议是扭转安全困境的另一条途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未能解决危险的海上对抗的根源,毕竟,中国、中国台湾省、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日本之间重叠的领土主张。
意外升级在许多战争场景中都很常见,因此美国必须牵头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虽然外交解决将是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而且很可能需要对中国做出让步,但其潜在利益将是巨大的。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可以防止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自卫的危险局面。真诚的谈判还将表明,美国愿意接受强大的中国作为一个合法的、有影响力的地区和全球行为体,从而缓解中国政府对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担忧。
自由世界"还应确保就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的双方国家的行动进行谨慎而诚实的沟通。美国及其盟国应缜密概述其行动背后的逻辑,向中国解释这些步骤是如何旨在促进和平而非战争。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也必须抵制将冲突描述为“正义与邪恶”之战,因为这只会加剧现有的紧张局势。相反,政治家和其他观察家应将中国的行动置于日益加剧的安全困境之中,并真诚地解决中国的关切。
过度依赖威慑已将美国及其盟国推向战争边缘。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政府和民间社会必须制定政策,发出渴望和平与妥协的信号,在威慑与克制之间取得平衡。
参见《东亚论坛》2024年9月7日詹姆斯-查宾

换换思路:单靠威慑无法防止亚太战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