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月26日发表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的文章,题为《亚洲新经济政策议程》。全文摘编如下: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新冠疫情造成的创伤削弱了增长潜力,使得收入增长缓慢成为许多国家的新常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美中之间的贸易和科技“战争”——不仅威胁到了作为过去几十年增长关键推动力的全球化,而且还可能将世界经济分裂为不同的集团。通胀低且稳定的日子似乎正在让位于高结构性通胀且物价波动性更大的日子。
与此同时,数字化进程正在继续快速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日益显现。综上考虑,这些新情况给全球各国的决策者提出了重大挑战。“东盟+3”(东盟十个成员国加上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不例外。
在新冠疫情期间,“东盟+3”国家的政府全力支持本国经济,实施前所未有的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向家庭和企业提供从现金救济到燃料补贴的大量直接援助,还有大规模的降息。各国政府还采取了债务延期偿付和监管宽容等政策。
在后疫情时代,在解决即将面临的多重挑战的同时,需要制定精心设计的政策组合,满足各个经济体的特定需求。
尽管面临着大体相似的挑战,但各国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政策空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主要通过积极的货币紧缩来解决通胀问题,其中新加坡采用汇率目标来降低输入型通胀。
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采取了更渐进的加息措施,利用燃料和食品补贴来控制通胀。与此同时,中国和日本(低结构性通胀)坚持实施宽松政策。
决策者们行事小心,从更广泛层面来看,他们似乎已经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和通胀冲击的影响,总体而言,“东盟+3”国家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亮点。
然而,这种成功是以减少政策空间为代价的。为了抵御未来的冲击,“东盟+3”国家现在必须重建政策空间。为此,应该开始财政整顿,结束疫情期间引入的监管宽容、债务减免和其他特殊政策和计划。
许多“东盟+3”经济体已经承诺重建其财政空间。新加坡已经提高了几项税收,包括商品与服务税;印度尼西亚实施了一项全面的税制改革;马来西亚正在取消全面补贴,转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菲律宾采取了中期财政框架。
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短期内,有两个重点任务需要解决: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加强金融缓冲。
尽管“东盟+3”国家的金融部门依然稳定,流动性充足,资本缓冲余地大,但一些经济体存在薄弱环节。应当实施或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如资本要求、贷款价值比和偿债率,并对实力不雄厚的银行进行资本结构调整。
“东盟+3”国家的决策者还必须解决长期的结构性挑战。加强区域一体化至关重要,因为这将提高各国应对碎片化格局的韧性,加强缓解气候变化的工作,通过加快数字化进程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一些国家可能需要基础设施发展、劳动力市场改革、产业政策、监管改革以及协同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努力。
“东盟+3”国家应抓紧时间为它们所面临的艰巨挑战做好准备。全球经济的前景取决于它们的成功。(编译/涂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