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如果你对浮游生物计数框使用方法_浮游生物计数框分布图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浮游生物计数框使用方法_浮游生物计数框分布图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浮游植物定量及叶绿素a 测定
2.4.2.1 浮游植物定量
个体计数仍是目前常用的浮游生物定量方法。计数浮游生物时,需使用计数框来限定待计数样品的体积或面积,计数框的长、宽、高 (深) 用测微尺或卡尺准确测量。常用计数框有0.1 mL 和1 mL 两种。计数前要将样品充分摇匀,然后用滴管在水样中部吸液移入计数框内。移入之前要将盖玻片斜盖在计数框上,样品按准确定量注入,在计数框中一边进样,另一边出气,这样可避免气泡产生,注满后把盖玻片移正。计数片子制成后,稍候几分钟,让浮游植物沉至框底,然后计数。不易下沉到框底的生物,则要另行计数,并加到总数之内。浮游植物计数时,吸取 0.1 mL 样品注入 0.1 mL 计数框,在 10 × 40 或8 × 40倍显微镜下计数,藻类计数 200 个视野,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如两片计数结果个数相差 15%以上,则进行第三片计数,取其中个数相近的两片平均值。
藻类计数亦可用长条计数法,选取两相邻刻度从计数框的左边计数到计数框的右边成为一个长条。在长条计数法时,方格的底边和顶边分别为计数边和不计数边,统计移过中心垂线的浮游生物。与底边刻度相交的个体,应计数在内,与顶边相交的个体,不计入在内,与底边和顶边刻度都相交的个体,以生物体的中心位置作为判断的标准,也可以在低倍镜下,按上述原则单独计数,最后加入总数之中。计数时,首先旋转目镜的位置使中心线与计数框的一边重叠,再移动载物台,逐步计数。也可用直尺式目镜测微尺进行长条计数,即直尺相当于中心垂线,顶端刻度相当于顶边,底端刻度相当于底边。一般计数 3条,即第 2、5、8 条,若藻体数量太少,则应全片计数。硅藻细胞破壳不计数,硅藻细胞空壳可按中心纲和羽纹纲分别单独计数,但不加入总数之中,仅用于硅藻计数的校正。若计数种属的组成,分类计数200个藻体以上。用划“正”字的方法,则每划代表一个个体,记录每个种属的个体数。个体计数时,单细胞者一个细胞为一个体,定形群体者一群为一个体,不定形群体者按视野内的具体分散状态各定为一个体。本书研究采用长条计数法。
把计数所得结果按下式换算成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N为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ind/L);A为计数框面积;AC为计数面积(mm2),即视野面积×视野数或长条长度×参与计数的长条宽度×镜检的长条数;VW为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样品体积(mL);V为计数框体积(mL);n为计数所得的浮游植物的个体数或细胞数。
2.4.2.2 叶绿素a测定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a,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情况。在环境监测中,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湖泊富营养化指标之一。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采样量视浮游植物量而定,若浮游植物数量较少,也可采样1000mL。采样点及采样时间同“浮游植物”。
水样采集后放在阴凉处,避免日光直射。并立即进行测定前的预处理,如需经过一段时间(4~48h)方可进行预处理,则将水样保存在低温(0~4℃)避光处。在每升水中加入1%碳酸镁悬浊液1mL,以防止酸化引起色素溶解。水样在冰冻情况下(-20℃)最长可以保存30d。
(2)仪器设备
进行叶绿素a的测定时,所需的仪器设备有:分光光度计、真空泵、离心机、乙酸纤维滤膜(孔径0.45um)、抽滤器、组织研磨器或其他细胞破碎器、碳酸镁粉末、90%丙酮。
(3)实验步骤
1)以离心或过滤浓缩水样,在抽滤器上装好乙酸纤维滤膜。倒入定量体积的水样进行抽滤,抽滤时负压不能过大(约为50kPa)。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min,以减少滤膜上的水分。如需短期保存1~2d,可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如须长期保存(30d),则放入低温冰箱(-20℃)保存。
2)取出带有浮游植物的滤膜,在冰箱内低温干燥6~8h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加入少量碳酸镁粉末及2~3mL的90%丙酮,充分研磨,提取叶绿素a。用离心机(3000~4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5mL或10mL容量瓶中。
3)再用2~3mL的90%的丙酮,继续研磨提取,离心10min,并将上清液再转入容量瓶中。重复1~2次,用90%的丙酮定容为5mL或10mL,摇匀。
4)将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光程的比色皿,分别读取750nm、663nm、645nm、630nm波长的吸光度,并以90%的丙酮作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吸光度进行校正。即以663nm、645nm、630nm波长的吸光度依次减去750nm的吸光度,作为这3个波长的真正吸光度。
(4)计算方法
叶绿素a的含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叶绿素a(mg/L)=
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
式中:D为吸光度;V1为提取液定容后的体积(mL);V为水样体积(L);δ为比色皿光程(cm)。
海洋生态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1777年,丹麦学者O.F.米勒开始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海洋浮游生物。19世纪初,欧洲各国的生物学家已联系沿岸和浅海环境研究海洋生物的组成和分布规律。 法国J.V.奥杜安和H.米尔恩-艾德华兹于1832年提出了浅海生物的分布图式。英国E.福布斯在大量采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划分了4个深度带:滨海带(Littoral zone)、海带带(Laminarian zone)、珊瑚藻带(Coralline algae zone)和深海珊瑚带(Deep-sea coral zone),并将欧洲海域划分成几个生物地理省。他指出生物种类随海洋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但错误地认为 550米以下的海域不会有生物生存。福布斯和 R.戈德温-奥斯汀合著的《欧洲海的自然历史》是海洋生态学的第一部论著。以后,各国广泛地进行深海生物调查。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C.W.汤姆孙 的英国“挑战者”号考察(1872~1876),发现了大量深海动物(包括在6250米深处采到了10种动物)和新的生物种属,综合研究了生物与海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洋环境的关系。1877年和1883年K.A.默比乌斯研究了牡蛎生物群落,提出了广温性生物、狭温性生物、广盐性生物和生物群落(Biocoenosis)等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并限定Community与 Biocoenosis有相同的意义(生物群落)。1887年德国V.亨森首先使用了“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1891年德国哈克尔首先提出底栖生物 (Benthos)和游泳生物(Nekton)两个名词。这是海洋生物的 3个主要生态类群。与此同时,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波利)、法国的罗斯科夫、英国的普利茅斯等地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机构。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初始阶段。
海洋生物生态的定量研究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亨森和丹麦C.G.J.彼得松分别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变化、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在游泳生物方面,则主要研究了经济鱼类的种群生态(包括数量变动和分布洄游等)。用标志放流法研究鱼类的栖息洄游也是彼得松于20世纪初开始的。20、30年代,欧洲各国(包括苏联)对海洋生物生态工作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斯韦尔德鲁普等(1942)的专著《海洋》总结了以往海洋生态研究的成果。50年代丹麦“铠甲虾”号和苏联“勇士”号调查取得大量的深海资料,证明在6000米到 10000多米深的水层、洋底和深海沟都有生物生存,使深海生态的研究进了一步。海洋生态学专著的 则是在50年代。美国J.W.赫奇佩斯等主编的《海洋生态学和古生态学论文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集》(1957)和穆尔的《海洋生态学》(1958)总结了过去研究结果,为海洋生态学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著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洋生态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和全面的发展。其特点表现为:综合研究海洋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类各项活动对海洋环境、生物组合和资源的影响,即人为变化的效应,预测环境条件、生物资源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和进程;研究人工控制下,经济生物的大量繁殖、发展,阐明生物的生理生态机制;大规模的综合生态调查与实验生态观察相互结合,尤其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海洋生态系研究,将自然生态的观察和实验生态的研究紧密结合,着重研究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食物链内的能量流动,生态系中各级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变化、资源的预报和增殖,以及人工控制下的现场实验生态研究。如70年代开始的“控制生态系污染实验”(CEPEX)和人工小宇宙 (Mesoco )研究。海洋生态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海洋生态学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