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慧、张菁娟】8月27日至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率团访华。
这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隔八年再次访华,也是沙利文助理任期内首次访华。
在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分别会见了沙利文。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次王毅和沙利文进行了11个小时的会谈。会后,双方均表示,这是一次“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本次战略沟通期间,双方就两国元首近期开展新一轮互动进行了讨论。
11月美国大选临近,美国总统拜登的任期也已进入倒计时,沙利文选择这时访华,目的何在?在华期间,他和中国高层领导重点谈了哪些议题?释放出什么信号?
围绕上述问题,观察者网特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进行全面解读。
8月2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新华社
观察者网:目前距离11月的美国大选仅2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在拜登任期的最后几个月中美选择进行新一轮战略沟通,您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吴心伯:这一轮的中美战略沟通在年初的计划之内,算是如期举行的一次战略沟通。在美国大选即将举行,拜登任期很快会结束的情况下,如期举行这一轮战略沟通表明:
第一,双方都有意愿保持高层的接触和交往;第二,双方在两国关系中都有一些重要关切,希望通过战略沟通来推动处理这些关切的问题;第三,中美关系仍处在摩擦不断、起伏不定的状态,风险如影随形,因此双方需要通过这样的战略沟通来降低和管控中美关系中的风险。
观察者网:此次访华期间,沙利文在与王毅和张又侠举行过会谈之后,习近平主席会见了他。您认为这样的会见安排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信号?
吴心伯: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方面,体现出中方愿意继续与美方保持高层交往。去年10月,王毅访美期间见了拜登,这次沙利文来北京,习主席会见了他,这在外交上是对等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沙利文之前和王毅的沟通是有成果的,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
观察者网:王毅和沙利文会谈之后,中美双方在通稿中都提到这是一次“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总的来看,您认为双方谈得怎么样?有哪些重点内容和突破?
吴心伯:我认为,这次战略沟通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首先,双方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进一步做了澄清;其次,重申了继续推进旧金山元首峰会达成的关于中美合作的共识;第三,同意下一阶段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和沟通;第四,虽然在重大分歧问题上,双方还是各说各话,但对于如何管控分歧,相信双方通过本轮战略沟通各自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观察者网:这次沙利文的随行人员,和以往相比更多,并且团队当中不少会说中文。您怎么看沙利文团队的这一安排?
吴心伯:可以看出,沙利文在处理对华问题上比较重视“中国通”作用。美国的“中国通”现在处于新老交替过程中,拜登政府也注意到了,在对华交往上,他们缺乏老一代“中国通”对中国的了解和人脉,因此也在培养新人。
那些有中国工作和生活背景的、能讲中文的美国官员在处理中国事务时,一般来说不会过于主观,或者带有严重偏见,比让那些既不了解中国,也没来过中国的人处理中美关系要好一些。
观察者网:张又侠强调,美方应当与中方一道推进两军沟通交流,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中美两军的沟通交流对两国关系来说意味着什么?
吴心伯: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美在战略利益和安全利益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和互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两军保持沟通对减少误解、误判,进行危机规避和危机管理有积极意义,对于中美关系来说也起到托底作用。
观察者网:台湾问题是沙利文会谈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之一,王毅还有张又侠都和他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拜登政府多次批准对台军售,严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您怎么看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
吴心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主要有两手,一实一虚。
在提升美台关系,加大对台湾的支持方面,美国有实实在在的动作,包括军售、跟台湾之间的官方交往、跟台湾军方的联系等等。而在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等问题上,美方一直是虚与委蛇。
中方多次强调,美方应当把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但美方从没有真正落实过。虽然有时在中方的反击和压力下,美方的动作会稍微克制、低调一些,但要注意的是,在提升美台关系、加强对台支持方面,美国没有停的意愿,也不会停。
我认为,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应对美国抱有幻想,要立足于斗争。
8月27日至28日,王毅在北京同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新华社
观察者网:王毅向沙利文介绍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这次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里程碑。您六月份率外交部专家学者小组访美时就注意到,美国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他们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正确阐释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于中美接下来的发展和合作有什么推动作用?
吴心伯:我认为,美方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会不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第二,中国今后的政策能给美国商界带来哪些机会。
近期,我们在对外阐释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时也主要围绕上述两个方面:首先,强调中国将致力于改革开放,并会推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外企和外资都有重大的机会。
如果美国商界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市场,就意味着他们会继续成为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力量。在当下美国整体对华政治气氛消极的情况下,美国商界可以,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来改善气氛、推动两国合作,影响美国的行政部门、立法部门以及媒体。
观察者网:王毅和沙利文还谈到了国家安全问题,指出国家安全需要有明确边界,强调美方应停止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打压中国。美国在很多领域对华打压的背后,美国对华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在进行的美国大选是否会对美国既有对华政策产生影响?未来不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上任,中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吴心伯:在特朗普和拜登的任期内,已经基本上奠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轨迹。他们都把中国看作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以竞争的名义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区别在于侧重点和程度上有所不同,比如说:
第一,是否要同中国保持适度的交往和接触。在特朗普政府后期,中美的交往接触基本停掉,他认为没有什么价值,而拜登还是希望对华保持一定程度的交往和接触的。
第二,在对华竞争的同时,是否要基于美国的利益同中国进行一些合作。特朗普政府几乎不考虑对华合作,拜登认为根据美国的利益,还需要和中国在双边和多边进行一些合作,比如在气候变化、AI、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
第三,美国在跟中国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要不要管控风险,防止走向冲突。特朗普任期后期,中美基本处于走向冲突的失控状态,而拜登政府希望用低风险、低成本的方式,一方面打压中国,一方面管控风险。
接下来美国对华政策怎么走,取决于是特朗普回归还是哈里斯上台。如果是特朗普回来,很多方面可能比他第一任期内做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经贸、对华脱钩上。如果是哈里斯执政,她大致上会延续拜登政府目前的对华政策轨迹,当然在某些具体方面,也会根据她关心的议程做出调整。
观察者网:在南海问题上,王毅强调,不得支持纵容菲律宾采取侵权行为。您怎么看美国在中菲关系紧张升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对南海局势干预的目的是什么?
吴心伯:我认为,美国干预南海问题的目的是推动两海(南海、台海)联动。一方面,在南海对中国形成压力,阻挠中国在南海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通过打南海这张牌,让菲律宾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中程导弹。此举实际着眼于台海,为美国在军事上对中方施压,以及未来介入台海问题创造条件。
观察者网:您如何看中美在南海和台海的风险?目前来看哪里的风险比较大?
吴心伯:我认为,两海都有风险,但如果风险导致冲突发生,那么冲突的程度或烈度在两海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南海产生风险、爆发冲突,很可能是一种低烈度的,但如果台海爆发冲突,那程度将远远超过南海。
观察者网:在沙利文访华前几天,美商务部以涉俄为由,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您怎么看美方这一做法?是想用这样的单边制裁增加谈判筹码吗?
吴心伯:这是典型的美国外交手段,在同对方谈判之前先出牌施压,以此来获取谈判桌上的优势。来之后再当面施压,但这基本上没有用处。虽然美方已经采取这些措施,且还会有进一步措施,但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观察者网:您认为接下来中美关系可能处于什么状态,您有什么预判?
吴心伯:今年以来已经可以看到,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冲击,比如拜登对中国新加征关税显然是出于大选需要。但到目前为止,对华政策还不是美国大选中很突出的热门话题,因为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问题在外交上比中美关系更突出,挑战也更迫切。
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基本上还会沿着过去一段时间的惯性往下走,会有摩擦和波动,美方会继续采取一些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动。但同时,双方也会继续保持沟通交往并试图管控分歧,在拜登剩余几个月任期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
(林琛力对本文亦有贡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