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怒江大桥为啥要鸣喇叭和怒江桥是谁修建的,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怒江大桥为啥要鸣喇叭和怒江桥是谁修建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怒江大桥为啥要鸣喇叭?
因为建桥时候一个战士被埋在这个大桥的桥墩中,鸣笛是为了表示敬意。
1953年,开始修筑怒江大桥。这座大桥,是联通怒江的南北两岸和川藏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暂时且唯一能过大型车辆的大桥。在当时,建设怒江大桥尤为关键和迫切,所有人都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就在浇筑到最关键的桥墩时,一位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的士兵不慎掉进10多米高、桥墩中。正在浇灌浓度极高的水泥和混凝土,就像是沼泽地,那位士兵越是挣扎越往下沉。其他人都在奋力救他,可当时没有任何先进救援设备。所以,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越陷越深,直至被混凝土逐渐吞没。
为了完成怒江大桥的修筑任务,人们只能忍痛含泪继续往这个吞没了士兵的桥墩中灌注混凝土,直到最后怒江大桥顺利完工。但是,人们始终没有忘掉那位牺牲的士兵。在重建怒江大桥时,保留了吞没士兵的那座桥墩。
如今,很多汽车兵在经过怒江的这座桥墩时都会鸣笛和献烟。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举动,成为一种特别的致敬。
怒江桥的意义
怒江桥位于昌都八宿县的山沟之间,因地势险要而被称为“川藏线咽喉”,是川藏线的核心部位。川藏线作为祖国内地进出的重要通道之一,川藏公路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怒江桥是谁修建的?
1953年,十八军54师,工兵5团负责修建桥墩和架桥,162团负责炸山。这名战士刘纪春应该来自工兵5团。在修筑怒江桥时,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是苏联援建的千字号水泥,几乎分分钟凝固非常快。
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能留着泪将他筑进了桥墩。怒江大桥修成通车时,已经牺牲了30多位烈士,在通车典礼后排长手捧军功章,在大桥上也跳进了怒江,去见于他共患难亲爱的战友。
如今,新的怒江大桥旁,还保留着这个特殊的桥墩。但令人遗憾,旁边没有任何碑文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桥墩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英雄不该被遗忘!
我每次开车经过此地时都要下来向烈士敬礼!向怒江丢上三支点燃的烟和红牛,默默的祝他们在天堂安详。
追寻一名烈士,从一条天路开始
今天,很多汽车兵在经过怒江的这座桥墩时,都会按响喇叭,并点上一根烟,摇下车窗,投向窗外的峡谷。鸣笛和献烟,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举动成为一种特别的致敬。
他们致敬的,正是桥墩里的这位烈士。
众口相传,当年修筑怒江桥时,这位战士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10多米高、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得流着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今天,许多年轻人热爱骑行或徒步于艰险的川藏线,将其作为一种苦修与历练。他们或许难以想象,他们脚下的这条天路,60多年前,竟是筑路者用血肉之躯和简陋工具开辟的。
1950年初,11万筑路大军挺进。彼时,整个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广袤的世界屋脊,仍沿袭着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解放,更要为人民带去现代文明。担负解放重任的十八军,同时担负起修筑进藏公路的重任。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大“工程”,尽管当时国力极为有限。
一边是14座海拔超过4000米和两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大山,数条地质断裂带,一边是钢钎、炸药,甚至常常连吃饭都无法保证的保障条件,世界屋脊上第一条公路就这样开建了。
11万筑路人,4年零8个月。1954年年底,川藏公路正式通车,公路建设中牺牲的3000多官兵和1000多藏汉民工,从此长眠于公路沿线。全长2255公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牺牲2人。翻开这段修路史,也打开了一部光荣与牺牲史。
担任爆破任务的小炮班班长张福林在山间作业时被坠下的巨石砸中,伤势严重。醒来后,卫生员要给他打强心针,被这位战斗英雄拒绝,他说,我不行了,要为祖国节省一针药。
正在半山作业的某工兵团八连三排,脚下岩石轰然碎裂,整个排的战士跌入滚滚江水中。排长命令年轻的小战士顺着保险绳脱险,自己则被一个巨浪掀入江中而壮烈牺牲。
正在“老虎嘴”施工的一五七团六连二排遭遇突然暴发的泥石流,9名战士随着塌陷的路基坠入江中,被滔滔江水吞噬……
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与一位位“老”追忆这段历史,当年筑路的壮烈仍扑面而来。
在寻找一名烈士的路上,我们找到了无数的烈士。
参考资料:新华网-没有终结的寻找——追寻川藏公路上的一位无名烈士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