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3日报道南非《商业日报》网站8月23日刊登题为《美国和中国的共生关系确保双方不会破坏对方的稳定》的文章,作者是迈克·多兰。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和中国可能认为,目前金融关系的缓和是明智之举,尽管相互刺激在国内效果不错。
尽管华盛顿大谈“脱钩”,或者说是“去风险”,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紧密相连,破坏另一方的稳定所带来的后果是危险的,即便政治上需要这样做。
这种相互依存——或者说对其的渴望——已经远非十几年前可比,当时中国正迅速融入世界经济。
2023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令人不得安宁,双方开始进行投资限制、贸易限制和供应链调整。
但是,曾经令人担心的“相互确保金融摧毁”的绑定因素仍然适用。例如,中国实体仍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突然停止对对方的支持——实际上重创美国和中国的需求——似乎至少在经济上没有什么意义。
十多年前,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把核问题上的“相互确保摧毁”(MAD)中加入了“F”(金融),变成了“相互确保金融摧毁”(MAFD),反映了两个经济大国之间共生的贸易和金融关系。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的网络涉及美国的进口需求,以及促使中国实现快速增长和美元盈余的投资流动,北京将其积累的美元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美国有了新的市场和投资,还有一个似乎持久的新债权国,它使美国的借贷利率保持在低水平,并刺激了消费。中国获得了现金流入、出口拉动的增长、海外技术和储蓄的流动去处。
尽管有可能像“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一样稳定,但萨默斯当时说,不断增加的美国政府债务加剧了华盛顿在“相互确保金融摧毁”的世界中的脆弱性,这可能会再度给它带来困扰。
他在200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如果能够避免,美国不应轻率地接受一种新形式的相互确保摧毁。”
但这是否就是后疫情时代迎来的局面?
过去十年里,双方因全球影响力和经济主导地位产生的相互猜疑显然在加剧。还有对公平贸易的担忧、不断恶化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后重新调整的国内优先事项。
在美国明年迎来大选的情况下,反华贸易立场显然得到两党选民的支持。
高盛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多年前创造了“金砖国家”这个缩写,以追踪大型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他认为,美中关系“如果大规模解体,真的是灾难性的”。
当然,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决定访问北京,表明双方都不希望彻底断绝关系。中国商务部称赞美国将27家中国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中移出“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悬崖勒马?
欧利盛-SLJ资本公司经济学家任永力认为,彻底“脱钩”的想法问题重重,因此必须加以“校准”——与高科技和隐私担忧有关的问题可能是一条红线,但中国将继续生产商品以满足美国需求,并继续持有美债。
任永力说:“美中之间的共生关系至关重要。这种情况需要继续下去,否则美国的借款利率将会上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