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al-Kāmil fī al-Tārīkh)是阿拉伯史学中最有名且最为翔实的三部著作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即《泰伯里史》和《历史绪论》。相较于后两者,《历史大全》正如其名,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自创世以来直至蒙古入侵(直到伊历628年,即公元1230年至1231年)的历史事件,其中有关安德鲁斯、高加索地区、蒙古入侵的历史记载十分珍贵,是有关上述内容为数不多的相对权威的史料。因伊本·艾西尔死于1233年,距离1258年旭烈兀西征并毁灭巴格达仍有20余年,伊本·艾西尔本人并未直接受难于蒙古军队,因此伊本·艾西尔对蒙古入侵的记载来源自他个人的见闻——这仍然是有关蒙古入侵早期为数不多且颇具可信度的史料。
伊历六百一十七年(公元1220年至1221年)
记鞑靼人(1)进犯伊斯兰之境
数年以来,我一直心想记述这等惨事,奈何心不忍记,笔不能文,只得一拖再拖——试问有谁能心平气和地将伊斯兰与穆斯林经历的这一遭记下?惟愿我母未尝将我生下,未尝使我在经历这惨祸之前死去被人遗忘!有一群友人劝我把这些事情记下,但我一直踌躇于此。再后来,念及将此事记下,确有裨益,我便说,这一部分所及,涵盖人类,特别是穆斯林所遭的空前大劫。若是有人云,自安拉创化阿丹以来,直至今日此时,这世上不曾经历过如此大难——我深以为是,这便是再贴切不过的说法,因为历史长已矣,我们却不曾见到何事能与此相提并论!
自古以来最大的惨祸,莫过于尼布甲尼撒(2)对以色列人的杀戮、然后将他们的圣地拆毁。(编者:这是圣经也记载的历史故事)
但相比于圣地所遭遇的,相比于那群安拉诅咒的群类所毁灭的每一个城市而言可谓微不足道,哪怕其中任何一座城市的被杀者,都要成倍地多出在圣地罹难的以色列人——也许直到这世道的尽头,安拉的造物也不曾见证如此浩劫——只有雅朱者与马朱者(3)能与他们的残暴相提并论!
哪怕是旦扎里(4),他不过只毁灭与他相左之人,对于追随他的人则予以保全——可这些鞑靼人却不留下一个活口!他们屠杀妇女、男子和孩童,他们剖开孕妇的腹腔,连里面的胎儿也不放过!我们来自安拉,必将归于安拉!无法无力,惟托靠至高至伟安拉!
这场浩劫令战火四散,贻害八方,如风卷残云一般扫荡各境。这等人自中国的边界起兵,朝突厥人之境(5)而行,进犯如喀什噶尔、八剌沙衮(6)等地,而后又朝着河中之地进兵,如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皆难免于其染指,他们夺下这些城市,对城中的生民做下我们甫提及的事情。接着,他们中的一群人渡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之地,无情地征服此地、毁灭此地、于此大杀特杀,强取豪夺。随后,他们越过呼罗珊,朝雷伊、哈马丹(7)、吉巴勒(8)等地进军,直抵伊拉克边界的一些城市。很快,他们又进军阿塞拜疆(9)与阿兰(10),将两地毁灭,杀死两地多数的生民,惟有极少数人得幸免于难——上述事情都发生在短短一年之内,而我此前从未听闻过如此惨祸。
这些人毁灭阿塞拜疆和阿兰之后,又朝着达尔班德(11)和沙尔旺(12)进军,夺下此处的城市——只有一座其国王亲自戍守的要塞得幸免于其荼毒。这些人复自此地渡河进击阿兰人(13)、莱克兹人(14)以及其他诸族的土地,对他们大行烧杀掳掠之事,将这片土地毁灭。接着·,他们朝着钦察人(15)之地进军——此为突厥人中人数最多之族群。他们杀死任何与钦察人为伍的人,幸存的残部则遁入群山密林之中,抛下他们的土地,这些鞑靼人则将它占据——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做下这些事情,除非已经达到行程的极限,否则他们不会驻足停留。
他们中的另一群人则进军加兹尼(16),直到染指毗邻印度、锡斯坦、克尔曼之诸地——他们对此地生民所行之事亦如前文所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如此这般的惨事。史家公认的便是,亚历山大才是世界之王,但他也没能扩张得如此之快,他历经十年之久才成为世界征服者,他没有杀过一个人,众人却乐于臣服他。(编者:阿拉伯人对亚历山大也很推崇)
可这些鞑靼人啊,一年之内就将物阜民丰,最繁荣的土地占据——而在他们尚未染指的国度啊,人们却已是战战兢兢,唯恐这些人踏入他们的土地!
这些鞑靼人不需要粮秣与补给,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羊、牛、马之类的牲畜,他们只吃这些牲畜的肉就已足够,他们骑乘的牲口用蹄子在地上挖洞,然后吃下各类植物的根茎——它们从不以大麦为食。因此,他们若是结帐扎营,不需自外界取得任何物资。
至于他们的宗教,这等人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向它跪拜,他们什么也不禁戒,他们不忌讳吃下任何牲畜的肉,无论是狗肉还是猪肉,尽可食之。他们不知婚约(17),他们的女人时常与多个男人有染,若是产下孩子,这孩子怕是连他的生父是谁都一无所知。
伊斯兰与穆斯林在这段乖命蹇的日子里遭受了任何民族所不曾承受的劫难。
其中的劫难之一便是:这些鞑靼人(愿安拉诅咒他们)自极东(18)起兵,做下未有耳闻又令人发指的恶事。我将连贯地把这些恶事呈现给你们——如若至高安拉意欲!
其中亦有:法兰克人(愿安拉诅咒他们)自极西(19)而出,朝沙姆而行,他们进犯埃及之地,自此攻占杜姆亚特城塞(20)。若无至高安拉对穆斯林的慈悯与援助,埃及、沙姆等地的城市都将面临陷落敌手的境地——我们已在伊历六百一十四年(公元1217年至1218年)的记述中提及此事。(21)
其中的另一件不幸之事便在于:幸免于上述两群类戕害的人对彼此剑拔弩张,他们之间的分歧愈演愈烈——对此,我们亦作了提及。我们来自安拉,必将归于安拉,我求安拉为伊斯兰与穆斯林赐下援助——因为确已再无谁人意欲支持、援助与捍卫伊斯兰。“当安拉欲降灾害于任何民众的时候,那灾害是不可抗拒的。除安拉外,他们绝无保佑者。”(22)
而这等鞑靼人得以大行其道,恰是因为无人捍卫伊斯兰与穆斯林。
无人捍卫伊斯兰,其由出于此:花拉子模的沙阿摩诃末曾夺下整个地区,杀死此地诸王,轸灭他们的统治。由此,摩诃末成为花拉子模各地独一的苏丹。在摩诃末败于鞑靼人之手后,花拉子模之地再无谁人能够援助他,或是保卫这片土地,“以便安拉判决一件必行的事。万事只归安拉裁决。”(23)
是时候了,让我们提起这些鞑靼人进犯伊斯兰之境的事吧!
注释:
1.鞑靼人(al-Tatar):与今日的概念不同的是,“鞑靼人”是公元13-14世纪穆斯林对蒙古人指代,是一种历史上的错误指代,因同时期蒙古人的屠杀政策导致信息不流通,以至于“蒙古人”被讹传为“鞑靼人”。
2.原文为“Bakhtunaṣṣar”,即尼布甲尼撒二世的阿拉伯文写法。
3.原文分别为“Yaʾjūj”和“Maʾjūj”,即歌革和玛各的阿拉伯文写法,是传说中盘踞在中亚地区的两个野蛮民族。《古兰经》中对二者有作提及,如“雅朱者和马朱者被开释,而从各高地蹈向四方”(21:96),两个民族以残忍著称。
4.原文为“al-Dajjāl”,意为“欺骗者”,为伊斯兰教末世论中的一个邪恶人物,会在末日来临之时冒充为“弥赛亚”,类似于基督教传说中的敌基督。
5.原文为“Bilād Turkistān”,直译为“突厥斯坦之地”,其中“Bilād”意为“区域”、“国度”,而“Turkistān”为穆斯林对今日中国新疆地区及中亚一带的部分地区的称呼,源自波斯文,意为“突厥人之地(站立的地方)”。
6.原文为“Balāsāghūn”,为粟特古城,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靠近碎叶城(托克马克),曾为喀喇汗国的都城,1134年被西辽占领,1218年被蒙古人占领。
7. 哈马丹(Hamadhān):为伊朗古城,曾为米底王国都城。萨珊朝称之曰“埃克巴坦那”( Ecbatana),公元 633 年阿拉伯人与萨珊人于纳哈万德爆发战争,萨珊人战败,此地自此为阿拉伯人所控。11 世纪时,塞尔柱人自巴格达迁都此处,而后此地于 1222 年经蒙古军攻袭破坏,后又经帖木儿军毁烧,此古城经此二次劫难,已然毁灭萧条。
8. 雷伊(Ray):为伊朗古城,据今日的德黑兰约 15 公里。中国史书称其为“剌夷”,本是中世纪伊朗地区的中心城市,蒙古人入侵后,此地衰落式微,并为德黑兰取代。
9. 此时的阿塞拜疆地区与今日的阿塞拜疆共和国并非同一范畴,所指为伊朗高原西北部,阿拉斯河以南的 辽阔广域——今天的阿塞拜疆共和国则处于阿拉斯河以北。古时的“阿塞拜疆”概念与今日不同,为地理范畴,如《地名辞书》所界定的“阿拉斯河以北为阿兰,以南则为阿塞拜疆”;而今日的“阿塞拜疆国家” 始建于1918年的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国,为俄罗斯帝国崩溃之产物,更强调其民族国家属性。
10.原文为“ʾArāniyyah”,位于里海以西,大致在今日阿塞拜疆境内。
11.原文为“Darband”,为即今日俄罗斯的杰尔宾特,在阿拉伯文史料中常被称作“门中之门”(Bāb al-Abwāb)。
12. 沙尔旺(Sharwān):即今天的阿塞拜疆城市希尔万(Şirvan),位于该国东南。
13. 原文为“al-Lān”,即“阿兰人”,为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朗系游牧民族。
14. 原文为“al-Lakz”,为高加索东北部的一个民族,即今日的列兹金人,居住于今日俄罗斯达吉斯坦的中部,自公元8世纪左右起信仰伊斯兰教。
15. 原文为“Qifjāq”,即钦察“Kipchak”的阿拉伯文对音,值得一提的是,钦察人为马穆鲁克最重要的人员来源之一,马穆鲁克王朝亦不乏有同名的人物,如1299年叛逃至伊尔汗国的马穆鲁克王朝大马士革总督赛义夫·丁·基夫贾克·曼苏尔(Sayf al-Dīn Qipchaq al-Manṣūrī)。
16. 原文为“Ghazna”,即阿富汗城市加兹尼,位于该国东部。
17. 原文为“Nikāḥ”,特指符合伊斯兰教教规的,正式的、有约束力的婚约,即夫妻双方必须同意结婚,且必须得到监护人(Walī)的同意,并且有作证人做公证。
18. 原文为“al-Mashriq”,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更为广泛的意义为“包括两河流域与沙姆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但此处所指并非此义,而更倾向于指代“伊斯兰世界的最东方”或“伊斯兰政权极东的边界”。
19. 原文为“al-Maghrib”,意为“日落之地”,今日所指即为摩洛哥王国,此处所指的含义则为其历史含义,即“埃及以西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
20. 原文为“Thaghr Dumyāṭ”,为埃及北部的一处海港,为历次十字军东征的战事焦点,多次为十字军所进犯和攻占。此地为阿拔斯王朝、图伦王朝、法蒂玛王朝的重要军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故而被十字军认为是征服埃及与沙姆地区的跳板。
21. 伊本·艾西尔在此年纪事中提及“记法兰克人进入沙姆,进军埃及、征服杜姆亚特城及穆斯林夺回此地”、“记法兰克人围攻图尔(Ṭūr)要塞(为阿卡附近一处)及毁灭此地”、“记法兰克人围攻杜姆亚特并攻占此地”、“记穆斯林自法兰克人重夺杜姆亚特”。
22. 《古兰经》(13:11)
23. 《古兰经》(8:44)
下面是《历史大全》此段的阿拉伯文原文:
伊本·艾西尔《历史大全》(阿拉伯文),第10卷,第399-401页“鞑靼人进入伊斯兰国境之记述”,贝鲁特知识出版社,2003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