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说说汽车大战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4年6月17日威廉-艾伦-莱因施的评论
100多年来,汽车作为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工具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并在此过程中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汽车行业拥有约100万名员工,每年销售约1300万辆新车。在中国,这一数字分别约为400万辆和3000万辆,在欧盟则分别为300万辆和1300万辆。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马来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也生产汽车,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这些零部件被纳入漫长而复杂的供应链。
汽车产品的普遍性及其经济重要性意味着,一旦汽车行业打喷嚏,许多其他行业也会感冒。这种情况在美国曾经发生过。20世纪80年代与日本的"汽车大战"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风波。美国政府有时会救助一家汽车公司,而其他国家也毫不吝啬对本国公司的补贴。目前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欧盟上周认定中国汽车公司获得的补贴高达38.1%。
促使欧盟采取这一行动的原因是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进口到欧洲的快速增长。欧盟发现,中国品牌的进口量已从2019年的1%增至2022年的8%,并警告称到2025年可能达到15%。与许多贸易问题一样,让人们感到震惊的不是实际销售量,而是其快速增长。
欧盟的关税引起了争议,尤其是在德国,德国的大公司,包括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汽车制造商,担心遭到报复。欧盟委员会煞费苦心地表明,它的意图不是阻止中国进入市场,而是确保中国在符合补贴国际规则的公平条件下进入市场。如果欧盟委员会的目标不是阻止中国进入市场,那么它很可能会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大多数观察家认为中国的成本优势非常大,需要大幅提高关税才能将其拒之门外。
美国正在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尽管最终可能会殊途同归。拜登政府并没有寻求利用美国的反补贴法来证明关税的合理性,而是简单地将特朗普时代的301条款对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100%。这将使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更加不稳,因为301条款关税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诉讼对象。但是,这一关税的规模可能足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的直接进口。
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应认识到牛顿物理学同样适用于经济学。每一种作用都会产生等量的反作用力。在欧洲,中国可能会在欧盟内部建立生产设施,就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所做的那样。这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没有任何帮助,但会为欧盟创造就业机会。在美国,很可能是中国在墨西哥生产汽车,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中国在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很可能无法享受《通货膨胀削减法》的税收减免,也无法享受《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免关税待遇,但如果国会或总统不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些汽车将只需缴纳2.5%的正常关税,这将使它们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的下一步行动将是对来自墨西哥的中国汽车征收类似的巨额关税。这样的行动将违反我们对《美国与墨西哥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协定》的义务,并可能在2026年对该协定进行审查时危及其未来。
这一事件有两个有趣之处。首先,欧盟和美国这一次都试图抢占先机,在问题演变成危机之前加以解决。这是因为他们以前看过这种场景,中国的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生产过剩,并向世界其他国家倾销产品。钢铁、铝、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都是最近的例子。新的事态发展是,包括巴西和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正试图决定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从而更早、更广泛地意识到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多边行动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唯一有效途径。一个国家挤压气球只会导致气球在其他地方爆炸。
第二个问题是这一事件对国家安全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与几乎所有其他贸易问题一样,美国政府在汽车问题上也打出了国家安全牌,暗示联网汽车会带来风险,因为这些汽车可能会将数据传回中国,并有可能使中国干预汽车的运行。
保护国内汽车产业显然是一个产业政策问题,也是政府加大经济干预力度的有力证据。政府"拯救"一个产业的努力充其量只是一个好坏参半的记录,但这个过程应该从决定什么值得拯救开始。卡特政府不顾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救济建议,基本上将美国的制鞋业拱手让给了进口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却含蓄地认为该行业不够重要,不值得拯救。汽车行业受到的待遇要好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有大量的工作岗位面临风险,但一旦政府开始走这条路,求助者的队伍很快就会变长。明智的做法是,拜登政府和欧盟委员会都应明确其对接受救济行业的标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