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国“航空崛起”只成功了一半,挑战美国和欧盟并不容易!
9月28日,韩国媒体《先驱经济》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挑战美国和欧盟主导的航空市场。中国自主开发的客机订购量已接近2000架。
但也有人指出,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必须依赖美国技术,中国要想成为航空市场强有力的挑战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日,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董事长贺东风在上海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表示,其C919中型客机订单已经达到1061架。
C919于去年9月获得中国航空当局的商用飞行许可,于2006年开始研发,16年后研制成功。
C919是一款中型客机,飞行距离5550公里,拥有156-192个座位,目前东方航空在运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虹桥-北京首都两条航线。
中国商飞方面没有透露订购C919的航空公司国籍,但很可能全部是中国航空公司。媒体关于C919是否出口海外也只字未提。
不过,如果运营业绩积累,安全性得到保证,也有望和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型客机ARJ21一样,出口海外。
ARJ21是中国商飞自主研发的首款小型客机(78至90座),于2016年6月开始运营,目前运营112架。截至目前,客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特别是,它在海外出口方面取得了成功,包括去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支线航空公司Transnusa Airlines运营的雅加达-巴厘岛航线上开通了首个海外商业航班。
ARJ21在美国和欧洲尚未获得证明机体安全性的“型号合格证”,因此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存在一定限制,但目前正以东南亚和非洲等为中心不断开拓销路。
截至目前ARJ21订单数为775架。加上C919订单数量,共计1836架,中国产客机订单量近期有望突破2000架。
此外,中国商飞还致力于大型客机C929的研制。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C929的目标载客量为250至350人,最大飞行距离为12000公里。
但也有人指出,飞机的心脏——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赖美国和欧盟的技术,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在航空市场上与欧美竞争的“航空崛起”只是成功了一半。
C919的发动机是从法国赛峰公司引进的,该公司通过与美国通用电气的长期合作不断开发技术。也就是说,只有在美国和欧盟影响范围内的企业的帮助下,C919才能生产。
而且,像ARJ21一样,如果没有在美国和欧洲获得“型号合格证”,就很难在海外运营,所以无论开发出多么高性价比的客机,也别无选择,只能供国内使用。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加强对中国的限制的情况下,他们似乎不太可能轻易批准中国客机的运营,挑战其主导的航空市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