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在哪,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在哪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框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国情农情、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农村,难点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仍然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乡村常住人口还有5.64亿,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仍会有约4亿人居住在乡村;即使到2050年,依然有几亿人居住在乡村。如果不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的虹吸效应会让乡村一步步走向衰落,这数亿人就不可能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整个也无法实现全面现代化。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问题,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从城市看,以城带乡的功能还不强。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其上的二元福利制度,阻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数亿农民工徘徊于城乡之间,半拉子城镇化、不彻底的转移,不仅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也影响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处在较低水平,进而又将优质要素资源不断挤出乡村,影响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乡村看,活力没有充分发挥。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制度层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服务水平和质量仍然较低;乡村基础设施落后,污水处理普及率还很低,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也不高,城乡人居环境差距还很大;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还处于试点阶段,人、地、钱总体上还处于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状态,导致乡村严重“失血”、活力不足。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和政策。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尊重乡村发展规律,认识乡村价值的必然结果
在传统观念中,乡村是农业生产之地、农民生活之地。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乡村的价值和功能是会变化的,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西方社会对于乡村价值的认知,总体遵循着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再到“多功能乡村”的演化路径。总体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会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到达一定水平后,乡村的稀缺性会日益显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后,农业和乡村的多种功能得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价值和政治功能日益显现。乡村是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载体,也在成为一些高科技产业的新发展空间,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辟新领域。乡村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乡村有数亿人口居住,具有庞大的传统治理资源,能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治理发挥巨大作用。乡村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地,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乡村关系着民族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亿万农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乡村是我们党最稳定、最牢固的执政基础,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必须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全面认知和充分发挥新时代乡村的价值和功能,不仅要补乡村的短板,更要扬乡村的长处,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和民粹乡村主义的影响,增强“四化同步”的理论自觉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两种影响较大的思潮,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城乡关系。一种是城市中心主义,这一思潮认为城市是先进的、农村是落后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农民进城了,“三农”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其不仅主张通过“非农化”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还主张用城市来改造乡村,用城市规划、理念来指导乡村建设。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城市和工业优先的思想认识,在工作部署、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不足。另一种思潮是“民粹”乡村主义,其在社会上主张乡村的价值,在经济上主张小农的合理性、高效性,反对将乡村作为发展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城市对乡村的“侵蚀”,反对乡村开放。这两种思想都有片面性,而城乡融合发展强调城市和乡村各有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应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基础上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和践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就会避免重视一头、轻视另一头的情况,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处于中上收入行列,并在向高收入迈进;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已经成为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城镇化水平还在继续提升;城乡二元体制不断破除,城乡互动更加密切。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施路径,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在哪
城乡融合发展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那么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在哪?1、“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又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2、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长期历史任务。这位负责人指出,要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紧密衔接,分“三步走”来实现——
3、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4、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5、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在哪的内容就到这了。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