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欧洲《现代外交》网站12月2日刊登题为《增强中国全球外交活动的情感性》的文章,作者是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副教授纳迪娅·埃尔米。全文编译如下:
由于中国已经强大到足以参与创建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美国不再是唯一不可或缺的大国。在美国外交地位下滑和倒退之际,中国外交展现出一种具有优越性的形象,其常常带有一种情感性,这种情感性与中国人对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期望一致。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方针原则;承诺承担国际责任,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倡导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推动南南合作,以增强全球南方国家主张对话、团结和合作的声音。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注重民众这一维度在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最初称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于1954年成立。该协会下辖的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于2001年12月成立。
借助官方渠道以外的中国关系网络和华人社区,中国的民间外交在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非洲所有国家,以及中东许多国家,华人社区的数量都在增加。除了中国的商品,这些庞大的华人社区还将中华文化、习俗和传统带至当地。
由此可见,民间外交是中国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大量外交活动也发出一个讯息,即中国比美国更致力于和平解决问题以及构建和平共处的国际格局。中国最近的外交举动引发许多关于中国可能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的讨论,这符合中国人的情感期望。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中国以此清晰表明,中国正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等,不断增强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吸引力,将它们与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从而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这正是中国人民所渴望的。
中国外交话语的基石是: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伙伴,没有殖民主义历史及剥削他国的历史,不像美国和其他属于西方范畴的国家。
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全球外交指数报告确认,在非洲、中东、太平洋岛国和中亚,中国比美国更具外交优势。
北京正表明自己是符合中国人民愿望的世界和平缔造者,并在国内民众当中宣扬中国的外交措施,例如聚焦中国关于结束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的12点原则,以及派遣一名中方高级特别代表前往欧洲,提出解决俄乌危机的政治构想。中国从中斡旋,化解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危机,这是中国在中东最成功的外交举动之一。中国在北京接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代表,以促使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各派别实现团结。中国还从中调停,持续提出许多旨在促使哈马斯与以色列立即停火并交换囚犯的建议,以化解当前的加沙危机。中国持续呼吁通过谈判促进和平,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中方申明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坚持客观公正立场,致力于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权利。
由此,我们理解了中国在本国人民当中以及世界范围内所运用的外交话语(强调中国扮演一个在全球缔造和平的大国角色)中情感语言的本质。(编译/杜源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