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板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军事力量的标志性体现。海军的11艘超级航母拥有无限的航程和足以超越大多数潜艇的速度,能够在没有陆地基地的地方部署强大的空中力量。
一个典型的航母航空队由75架或更多飞机组成,可以在数周内每天精确摧毁敌对国家的数百个目标,同时为舰队和友军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美国最新型的航空母舰被命名为"福特"级,它采用了数十项技术创新,使每艘航母都能以更少的人员支持不断发展的航空联队,与之前的"尼米兹"级相比,每艘航母的生命周期成本都有所降低。
每艘超级航母的造价并不便宜,但是,从6.5万亿美元的联邦预算来看,并不算高。按照目前的联邦支出水平,每天180亿美元,建造一艘"福特"级航母的费用还不到政府一天的支出。50年服役期的总拥有成本大约相当于三天的联邦支出。
HII是美国唯一的航母生产商。对于该公司最著名的产品,政治上的反对声音充其量可谓是微乎其微,但是,却有一个问题不会消失:它的生存能力。
批评者认为,将如此强大的火力集中在少数几艘战舰上,会给对手造成一个特别"有利可图"的目标,而且在未来的太平洋战争中,在中国附近部署这样的资产风险太大。
对生存能力的担忧似乎很有道理。每艘超级航母都有一千多英尺长,25层甲板高,大约有20层楼那么高。大约有5000名水兵在舰上操作舰艇并为机群提供支持,即使一艘航母的损失也会对联合部队造成巨大打击。
然而,海军数十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生存挑战,并认为尽管中国努力在其沿岸地区采取反介入/区域拒止态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航母的生存能力实际上正变得越来越强。其中一些细节属于保密,但是,足够多的公开信息表明,美国航母面临的危险被批评者夸大了。
首先,每艘航母都设计有数百个水密隔舱以及冗余的电力和其他服务导管。这些舰艇装甲厚实,可能不会被战术核武器击沉。舰员们接受过训练,可以在战斗中避免损坏。
由于航母在部署时不断移动,因此很难确定其位置。航母的最高时速为35英里,在被发现后30分钟内可以到达700平方英里区域内的任何地方。90分钟后,这一区域将扩大到6000平方英里以上,而西太平洋为反舰武器到达前的藏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例如,中国在冲突中需要监视的南海海域面积超过140万平方英里,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海军新提出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指挥航母的舰长可以期待在其不断移动的舰艇附近部署各种防御资产,比如"宙斯盾"防空驱逐舰、"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高空资产等,所有这些都被联网组成一个分层防御系统,以探测任何接近的威胁。
一旦识别出威胁,就会为每个威胁分配最佳的传感器和武器,以确保及早拦截,即使它们分散在大洋彼岸的不同战舰上也是如此。在某些情况下,航母的空中联队将提供必要的防御火力,并由其配备的机载预警机提供支持,以管理空中交战。
在其他情况下,外层防御将由从水面战舰上发射的"标准"导弹提供,其中许多战舰配备了超强能力的SPYPY雷达和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这些也都是世界上最具杀伤力的防空系统。
如果威胁来自于水下战舰,航母可以依靠"弗吉尼亚"级潜艇(其性能远超中国同类潜艇),以及部署在驱逐舰和航母上的反潜传感器和旋翼机。
防御圈的结构决定了,如果敌人穿透了一层保护层,就会面临另一层、再另一层的保护。因此,即使对手能在浩瀚的西太平洋上找到航母,其武器击中航母并造成严重破坏的可能性也不大。考虑到航母的设计特点,航母被击沉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美国海军规划未来对华战争的关键在于所谓的"杀伤链",即敌方为实际攻击超级航母而必须执行的一系列复杂步骤。这些步骤通常被简化为"发现、固定、跟踪、瞄准、交战、评估",但实际上每个步骤都细分为一系列附属措施,这些措施都必须完成,而且需要时间。
在此期间,载具不断移动,而支持杀伤链的决策周期不可避免地会延迟进入下一步。杀伤"链"的比喻尤为贴切,因为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过程就会崩溃。因此,海军有多种选择来破坏对其航母的攻击。
在海军关于舰队保护的公开讨论中,没有提及联合部队可能采取哪些措施来破坏中国攻击综合体的部分功能。例如,中国政府今年向低地球轨道发射了六十多颗电子情报卫星,以跟踪美国航母。美国可以使用动能和非动能手段削弱这些卫星。
如果与中国爆发战争,美国海军及其姊妹部队将在该地区集中自己的侦察资产。事实上,从低地轨道到海床,它们已经在那里部署,一旦发生冲突,它们将迅速增援。尽管中国在任何此类冲突中都具有地理优势,但美国有理由怀疑中国无法击败部署在该地区的航空母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增加自己规模不大的航母舰队,这表明中国政府并不过分担心航母的脆弱性。
洛伦-汤普森《福布斯》2023年9月25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