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柳叶瓶寓意和象征_柳叶瓶底座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柳叶瓶寓意和象征_柳叶瓶底座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博物馆必看的两件镇馆之宝,虽是复制品,却足以美的让人惊叹

我不敢说10月是苏州最美的时候,但这个时候的苏州一定会让你一眼就爱上。上一次来苏州还是11年前,只是匆匆路过,没什么特别印象。

此行最重要的行程,便是来苏州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在这座由贝聿铭 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中,3万余件文物会让你眼花缭乱,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被誉为“两塔瑰宝”的瑞光寺塔与云岩寺塔的出土文物。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尘封千年的佛国珍宝重现人间。

在苏州城西南盘门内有一座千年古塔,名为瑞光塔。三国东吴孙权时期,为了欢迎康居国僧人性康来到苏州而建了瑞光寺,公元247年,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在此寺庙中建造了十三级舍利塔。五代后晋时期又对佛塔进行重修,并敕赐一枚铜牌置于塔顶;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并赐额为“瑞光禅寺”。千余年间,寺塔被战火焚烧过多次,历经毁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战火起,寺院被毁殆尽,仅一塔孑然独立。1978年,在瑞光塔中发现了一个1米多高的木函。而木函被发现极为偶然。

1978年4月12日,当地的三个小学生利用暑假相约去瑞光塔玩耍,当时的瑞光塔没有人看管,所以几个小学生就上了佛塔上面。在他们来到佛塔三楼时,有几只鸟在屋檐下飞来飞去,然后他们在屋檐附近发现了鸟巢,几个人商量一起掏鸟蛋,却在无意间摸到了一块松动的塔心砖。他们掀开沉重的砖龛,发现下面是一个黑黝黝的地洞。黑洞可以允许一个人进入,孩子们不由得有点害怕,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个学生还是进入了黑洞中,在洞中的暗室中他们发现了一个1米多高的“黑箱子”,一个沉睡千年的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就此重见天日。

闻讯赶来的文物专家打开“黑箱子”,里边装有一个银杏木制作的内木函,四面彩绘着四大天王的形象。彩绘内木函高124厘米,用银杏木做成,木函的内壁上写有“大中祥符六年”,也就是公元1013年。 木函非常精致,文物专家一看就知道得宝了,可是将这个木函打开,在场的文物专家们都愣住了,原来真正的宝中之宝,藏在这个木函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稀世珍宝,这个稍后再说,还是先来看看这个绘着四大天王的大箱子。

毫不夸张的说,看过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你就会理解“买椟还珠”这个成语。

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比例均匀,色彩丰富,人物面部表情夸张生动,气势雄壮,具有真实感和运动感。在用笔和着色方面,都继承了唐代吴道子一派的画风,其行笔如行云流水,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使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衣带间透露出“吴带当风”的意味。着彩则略施微染,轻拂丹青。画面以勾勒为主,借木板本色作为人物本体施彩。珠丹石绿粉白仅用于衣饰、甲胄、兵器等身外之物的着色,造成厚重妍丽而古朴的色彩效果。画家的高超技艺,使整幅画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此件内木函所绘四大天王皆作英姿勃勃之武士相,其中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右手叉腰,左手持剑,收背挺腰,双目圆睁,嘴角紧闭,似欲腾跃狙击;

西方广目天王毗琉博叉头戴凤盔,手持斧钺,弓腰挺腹,竖目雷吼,虬须飞动,似将迎诛敌魔;

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左手持槊(shuò长矛),竖立于身左,右手下挥,怒发冲冠,双目圆睁;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神情肃穆,手擎佛塔,祥云缭绕,双目凝视,唇齿微启,似正念咒作法。

东西南北四大天王个个威武雄壮,显示无穷神力,在他们的脚下,均踏踩二夜叉,这些邪鬼有的头顶肩承,有的跪负背荷,或驯、或诈、或戾、或诌,姿态不一,神情各异,更烘托出四大天王的雄伟气。虽木函彩画纵不过124厘米,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与同时发现的《雕版印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四角所绘天王像为同一形制。

彩绘四大天王像内木函虽历经千年,但依然五彩斑斓,气势不凡。仅盒子就如此珍贵难得,可以想见里面是有多么罕见的宝物。下面就到了揭晓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时刻了。

当几位专家打开精美的“盒子”,看到木函里面的东西,一个个地全都愣住了。木函里的东西,是宝贝中的宝贝——北宋真珠舍利宝幢,这是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

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须弥座呈八边形,象征着佛教中的八方天,分三层,包括底座,须弥海及须弥山。底座四周置有八只神态各异的小银狮,造型生动。须弥座通体描绘宝相、缠枝图案,中间束腰,上面环绕着木质描金勾栏。

栏杆内雕刻的就是须弥山海,波涛汹涌的海浪中托起一根海涌柱,上面即为须弥山。一条鎏金银丝穿珠九头龙盘绕于海涌柱,传说是龙王的象征,掌管着人间的旱和涝,金丝编制的龙爪、龙须清晰可见。

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云,“四大天王”站立在云端之上,手持各种武器,气势非凡,而站在他们边上的“四天女”则是温柔美丽,阿娜多姿。

被托起的须弥山上,分别站立着木雕八大 天神,姿态各异、裙带飞扬,给人灵动之美。天神中间所护卫的,就是宝幢的主体部分——佛宫。

佛宫中心竖立着一座宝蓝色八角经幢,八角上分别以真、草、隶、篆书阴刻梵语“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意思是“大智大慧可到达彼岸乐土”,可以猜想,宝幢的秘密就在这个经幢中了。

经幢是中空的,内置两张雕版印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以及一只浅青色葫芦形小瓷瓶,瓶内供奉有九颗舍利子。

佛宫外有八根殿柱,柱上承八角形斗拱梁房殿顶及戗角。华龛上罩一八角形金银丝串珠华盖,盖上有鎏金银丝编小龙八条为脊,做昂首俯冲状,代表着八大龙王。八角垂宝花璎珞,穿以珍珠,缀珊瑚珍珠玛瑙。殿顶又有丹漆佛龛,龛内置金雕细颈宝瓶,表面浮雕观音、童子,四面云纹为底,间以飞天、凤凰。

华盖上部为刹,以白玉、水晶及金银制成。八条银链从刹上垂下并与华盖八角相连。刹顶是一颗直径为3.4厘米的大水晶球,四周饰有银丝火焰光环,寓意为“佛光普照”。

至此整座宝幢被装扮得璀璨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真珠舍利宝幢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制作者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

制作工艺上,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绘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技法,凝聚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

十七尊木雕的神像更见当时制作者的功力,每尊佛像高不足10厘米,雕刻难度极大,天王的威严神态、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静穆庄严,均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世。

从真珠舍利宝幢身上,人们可见五代、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五代、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 内涵。

这个真珠宝幢因为太过贵重,是不放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的,而是深深地藏在了地下室的保险柜内,据一位曾经看过真珠宝幢分层组装的人士透漏,这个真珠宝幢一共镶嵌了4万多颗珍珠,可以被分体保存,如有需要,能够一节节地组装到一起,最后形成了一个集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和银等众多宝贵材料于一身的奇宝……

1978年下半年,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成立了真珠舍利宝幢 小组,用了近一年时间才成功 宝幢,但 件在某些工艺上,仍无法达到原件的水平,足见当年工艺的精妙,令当代工艺 们都无法企及。

可惜的是,当年真珠舍利宝幢被交到文物专家手中时,有部分损坏,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有限资料,尚无法考据出宝幢的制作者是谁,也无法考据出其中供奉的舍利子是属于哪位高僧的。

宝物发现所在地瑞光寺塔,初名普济禅院,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南的盘门内,因塔内曾经出现五色佛光而得名。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的出土,证明瑞光塔是在北宋真宗年间重修的。也反映出宋代江南地区手工艺技术的繁荣和精美,以及宋代高超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 内涵。

在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还发现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如五代时的铜质镀金塔两座,宋代的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木刻印刷和碧纸金书的经卷120余卷。

宋嵌螺甸经箱

经箱为木胎,髹黑漆,通体用天然彩色螺钿镶嵌成各种图案,雍容华贵。经箱盖上面分布着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珍贵的碧纸金书《法华经》就是被悉心存放在这件黑漆嵌螺钿经箱中,千年之后重现天日。

宋雕版印刷《妙法莲华经》

此经书用泥金书写,金泥指得是将水银和金粉混合成泥状物品,它所搭配的纸张为蓝色,又被称为“碧纸金书”。

碧纸就是磁青纸,使用靛青染料染色而成的纸张,这种纸张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从蓼蓝的茎叶处提起木蓝素,经过长期发酵后,由糖与稀酸作用游离出酚后缩合成靛。在明万历20年时,磁青纸一张价值一钱银子,而当时一钱银子可买2瓶烧酒,不然就是白面10斤或铁钉5斤,磁青纸可说是当时最贵的纸了。

五代铜质镀金塔

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

宋铜十一面观音

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

瑞光塔出土的这些宝物都被保存在苏州博物馆,这些重见天日的国宝,向世人展现了一段辉煌的 历史 ,也展现了一代工匠的智慧和技巧。

下一期,我们还会继续说说苏州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目录

哪个年代的瓷罐子上会写小篆写“示用吉祥”?

古代盛饭喝水的器皿多是陶瓷制品,并且品种繁多,即便是装酒的壶都有很多种。这些陶瓷的瓶瓶罐罐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的漂亮,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很可惜这些如今罕见的陶瓷瓶罐今天大多已经损坏或遗失,随着时间的流逝存留下来的将越来越少。
一、古代陶瓷瓶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之一。
蒜头瓶: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 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柳叶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胆式瓶: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古陶瓷中的珍品,大多数是用来给皇家贵族欣赏把玩所用,而不是以实用为主。
象腿瓶:即一统瓶。清代创烧的一种瓷器造型。瓶形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五彩。
天球瓶:天球瓶是受西亚 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0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0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
花口瓶:瓷器瓶式之一,因瓶口如开放的花瓣而得名,细颈,圆腹,撇足。始见于唐,至宋代较为流行。宋景德镇、磁州、扒村、耀州等窑均有烧造,各窑制品的共同点是细颈微撇,不同点在于器物腹部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为腹部长圆,圈足,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三彩,黑釉瓶与耀州窑的制品则为圆腹,喇叭形足。明、清仍有制作。
转心瓶: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提到这样一种瓷器:“瓶之腹际玲珑剔透,两面洞见而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似美术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赏殊品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有上文中描述的瓷器-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
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藏草瓶: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 僧侣烧制的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生产藏传佛教用具,并非乾隆帝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极深奥的玄机。清廷入主中原之后,始终重视、扶持藏传佛教,并以此作为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的重要措施。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兴趣极浓,无疑有其深远的政治原因。
多管瓶: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一般为五管。是一种冥器,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取名。管中间是空的,多与瓶不通。南宋时期,一方面因供应南方官民的需用,一方面因政府鼓励海外市舶贸易,因此产量遽增,在今龙泉县、丽水县附近形成跨越八个县的大窑系,而福建沿海各窑场也争相袭仿,产品遍及韩、日、琉球、东南亚乃至非洲东岸。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康熙朝时景德镇烧制的瓶式较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口小腹大者称之为瓶,以五彩、青花制品较为多见。
灯笼瓶: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形似灯笼而得名,器呈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灯笼瓶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创烧,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乾隆时期灯笼瓶的制作较多。传世作品中以釉里红飞凤穿花、五彩花蝶、胭脂彩山水纹饰的为最佳。
二、古代陶瓷罐
盖罐:即有盖的罐子,新石器时代有的陶罐已配有专用盖,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齐家 盖罐,似倒置敞口碗。江苏南京赵士岗出土的红陶人物飞鸟罐,盖似倒置直墙洗。南北朝比较注重盖钮的装饰,宋以后盖钮装饰比较丰富,有狮钮、玉免钮、塔式钮、宝珠式钮等。
五联罐:是流行于东汉时期的陪葬冥器。造形为中心大罐周边四只小罐或壶,腹间互不贯通。此外器身还堆塑各种珍禽瑞兽。罐盖有双线半环钮或鸟形钮两种。五联罐在三国以后演变为堆塑楼阁的谷仓罐。
双唇罐:又称复口罐、双口罐、流行于东汉末至南朝时期,多出土于江南地区。造型为双重口,内口直,外口略低于内口且外侈,溜肩圆腹,腹下内收,平底,与今泡菜坛形似。从出土情况看,西晋以前的双唇罐器身较矮,肩部饰有扁条状竖系、横向半环四系;东晋以后,器身增高, 内口直径较大,肩部亦有半环形系。
鸟食罐:盛放鸟食的小罐。镇江东汉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传世品中偶有唐宋时期遗物。从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鸟食罐的一侧均有固定用的环状系。此后各代所烧制的鸟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谷仓罐:又称谷仓、丧葬罐、魂瓶,由东汉五联罐发展而来,是专为陪葬烧制的冥器,流行于三国吴、两晋时期,有陶、瓷制口。常见形式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铺首衔环等纹饰贴塑于罐腹四周,口部有双阙、人物、鸟雀等,顶部有倒置直墙洗式盖。
塔式罐:带有佛教特征的罐式,多由罐和罐座两部分组合而成,流行于唐代。陕西铜川黄堡镇出土的黑釉塔式罐,翻沿唇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部渐收,贴有模印叶纹。镂空多边形底座饰有佛像、花卉等。盖为七级空塔形,顶端塑有屈腿直身、抚头按膝、舒目远眺的小猴。
横栓盖罐:又称夹耳盖罐、夹梁盖罐。广东番禺石码村五代南汉墓出土的盖罐,直口丰肩,以下渐收,长圆腹,圈足。肩部有两对对称的板式带孔钮座。盖两侧对称的位置伸出长方形带孔横栓,盖合时横栓插入钮座,与钮座的轴孔相合,可以在两孔中插销固定,或只固定一侧的轴孔,器盖能自由开合而不脱落。
荷叶形盖罐:流行于元代,南北窑口均有烧制。因罐口覆有荷叶形盖而得名。江西高安1980年出土的青花云龙纹荷叶形盖罐,罐体 ,荷叶形盖边缘有波状曲折,以莲杆为钮,并以钮为中心用青料绘出旋转放射状叶脉纹。
四灵塔式罐:带有宗教含义的罐式。出现于元代,是从唐代塔式罐发展而来的。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罐,平口短颈,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贴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帽形盖覆于罐口,盖顶作喇嘛塔形,塔基为六棱形须弥座,塔龛内有一尊佛像,塔刹的根部有仰莲瓣纹。
镂空罐:元、明时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制品。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陶双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镂空装饰,明代珐华罐也多采用镂空技法装饰罐的腹部。
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Bainbridge拍卖行拍卖中,一个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2.3亿元的拍卖纪录,成为到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瓷器。这个瓷瓶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应当是从皇宫或圆明园流落海外。
轴头罐:流行于明、清时期。明永乐年间创烧,因罐体似卷轴画的轴头而得名。造型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内凹,颈、腹之间有板沿,弧形帽式盖。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制。
冬瓜罐:敛口丰肩,长圆腹,假圈足,宝珠钮平盖,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见于湖北武汉龙泉明永乐年间楚昭王墓,此后历朝未再见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现并成为极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出戟盖罐:明宣德朝出现的罐式。直口丰肩广平底,肩部凸起8个长方形平面扳手,上绘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层饰有青花八吉祥纹、蓝查体梵文。莲瓣纹罐盖顶部下塌,罐底亦有同样的文字与之相对应,为佛教法器。
壮罐:流行于明、清时期。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带盖。罐口、足直径基本相同。明宣德时制品釉面肥润。清代乾隆年间多有仿制,釉层较薄。
蟋蟀罐:专门畜养、斗弄蟋蟀的罐。有陶、瓷两种。瓷制品以景德镇为主,明宣德时期烧制的器形为鼓式,盖下凹,有钱形气孔,盖内竖写六字单行青花款,底部六字双圈年款。万历时期,造型变化较多,有圆、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烧制。
天字罐:明成化年间的一种小型斗彩盖罐,因罐底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腹部多为海马纹,还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清康熙、雍正、乾隆均有仿制,康熙朝仿品胎体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质细,釉下可见明显的旋纹。
莲子罐:流行于明崇祯时期。直口,垂肩,长圆形鼓腹,圈足,附盖,盖面略鼓,整体造型如莲子。
将军罐:佛教僧侣盛敛骨灰的器物,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
瓜棱罐:明代较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万历时烧制量较大。
粥罐:流行于清代,康熙时始创。直口圆肩,深腹,底微敛,圈足,器肩部有对称双孔,可系绳索或配金属环以便提携。同治以后,粥罐使用广泛,产量猛增。
鼓罐:流行于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间。器形似鼓,一般无盖,罐身上下部各饰一周凸起的鼓钉,腹部巾塑一对铺首衔环。唯有雍正朝的开蓝釉鼓罐器口配盖。
日月罐:敛口溜肩,长圆腹,圈足,弧形圆盖如太阳,腹侧贴双耳若月牙,故称“日月罐”、“月牙耳罐”。始见于清康熙朝,为雍正至道光时期官窑独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敛口圆腹,形如西瓜,又似宝珠,故南方称其为“西瓜罐”、“西瓜坛”,北方称为“一颗珠罐”。形制创烧于清代乾隆朝,延续至民国。平盖,盖钮早期若宝珠,晚期形如烛焰。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