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军自己提出“台海2027年时间节点”不断迫近的当下,时日无多的美军,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问题所在,并打算用尽全力为3年后有可能爆发的一场硬仗做准备,同时与解放军不断完善和对岛链外拓展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进行一场既决高下也决生死的赛跑。
【美国海军印太后勤司令部的远征运输船】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海军印太后勤司令部的消息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在这则消息中,该司令部明确表示自己正计划在西太平洋方向建立一套全新的、更强大且反应速度更为灵活的后勤体系,应对可能爆发的新时代军事冲突。
虽然印太后勤司令部并没有直言所谓的新时代军事冲突是美军和谁爆发的,但考虑到整个西太平洋上只有解放军有能力挑战美军的战略地位,西太美军计划建立的这套后勤体系是为谁、哪场冲突做准备的也就不言自明了。
【美国海军的补给舰】
当然,在中美西太平洋冲突已经成为热点话题的当下,仅仅是一则“建立新后勤体系”的消息显然还不足以吸引外界的高度关注。
真正让这则新闻火起来的理由,是西太平洋后勤部队总指挥马克·梅尔森少将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分布式后勤理念虽然不错,能够让西太美军在极端环境下依旧维持最低限度的后勤能力。但他们(西太平洋后勤部队)的最终目标是在战时维持与平时一样的后勤能力,以支持一线部队作战。”
【右1即为马克·梅尔森少将】
可以说,梅尔森这话直接点出了印太后勤司令部建立新后勤体系的目的,那就是让西太平洋美军有能力与解放军正面交锋,而不是依靠所谓的分布式后勤在各个海岛上打游击。
事实上,美国海军会在推行分布式后勤理念没几年后就出现这样的思维转变,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因为就像我们在之前一系列节目中提到过的那样,尽管美军已经论证了可以靠2-3架C-130运输机携带油料、弹药与维护零件对野战环境下的美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配合临时征用的民用机场与修建的简易野战机场,能够实现24-48小时就换一个阵地的转移需求,从而躲避解放军火箭军的针对性打击。
【正在进行分布式后勤训练的美军部队】
与此同时,海军与陆军还在积极研制一系列高航速的运输舰,让分散在岛礁上的美军能够依靠空中补给线的同时,进一步得到海上补给线的加强,缓解空中补给线补给容量偏小的问题。
但这套后勤理念显然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解放军对西太平洋方向的态势感知能力。受制于运输机的载荷能力,美军想要依托空中补给满足分散在各岛礁上部队的后勤需求,就势必需要出动庞大架次数的运输机。这足以让其成为解放军对空探测网上的绝佳目标,而当运输机队出现较大损失时,所谓的分布式后期也就没有继续维持的条件了。
与之相对的,高航速运输舰的隐蔽性虽然更高,但为了尽可能隐蔽行踪,这类单位很难得到护航舰船的支援,以至于高航速运输舰唯一保存自身的手段就是避免被发现。
【美国轻型机动支援船概念图】
在对手缺乏远洋侦察能力时,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解放军显然与“缺乏远洋侦察能力”这几个字沾不上边,而这也使得高航速运输舰一旦被发现就难逃被击沉的命运。
我们不难看出,分布式后勤理念只适合用在对手缺乏态势感知能力的战场环境下使用,一旦对手实力能够达到与美军相当的水平,分布式后勤能做的也不过是拖延一下西太美军全灭的时间罢了。
【正在进行分布式后勤训练的美国空军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将资源继续投资分布式后勤理念显然难以得到与投入相当的回报。为此美军只能找其他办法来应对解放军,而建立为正规冲突做准备的后勤体系、重建美军的正面战场作战能力无疑是现阶段的最优解。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美军已经意识到了打赢解放军的最好办法是与解放军进行正面对抗。但想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在解放军不断完善并持续向岛链外拓展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的当下,重建正面作战能力的美军将在这个问题上与解放军进入到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
【与解放军进行正面对抗已经是西太美军最优解】
如果美军能够领先解放军,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未来的中美冲突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反之亦然。
然而问题在于,无论是从美军对可能爆发的中美冲突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准备,还是从美国自身的战争潜力来看,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有些偏低了。
而这也意味着,就算印太后勤司令部从现在开始以准备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为前提开始建立新的后勤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在冲突爆发时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是一个对西太平洋美军很不乐观的未知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