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之后,俄乌战争局势越来越对乌克兰不利,北约方面开始着急了,对乌军援力量有增无减。在2月份时,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宣布,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捐赠拥有的全部火炮。虽说丹麦只有19门以色列制造的ATMOS自行火炮,以及几十门迫击炮,对战局影响可以不计,但是全部援助动作依然引人注目。目前更令人关注的事,还是法国要出兵乌克兰,马克龙不是虚张声势,如今第一批法军士兵已经进入乌克兰。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的“豪言壮语”获得的掌声也不是很热烈
法军参战!
法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相当积极,军援力度加大,在3月31日,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努表示,“将在一年内向乌军提供数百辆装甲车”,尽管他承认VAB装甲车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但是仍然能够行驶。一款薄皮的装甲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估计就算给了乌克兰,感觉也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法军的凯撒大炮也在乌克兰使用中,损失也不少
法国人的计划是派出1600人的部队,现在也已经有法军出现在乌克兰。2024年4月15日,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已知有100名法军炮兵,带“凯撒”卡车大炮,去保卫斯拉维扬斯克。“凯撒”大炮为法国研发的一款卡车炮,以机动性好,快打快撤,射程远等特色出名,本来法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不少“凯撒”卡车大炮,如今法军亲自上场,从技术上说,法军的“凯撒”大炮射程覆盖俄军进攻的恰索夫亚尔区,将成为恰索夫亚尔之战的参战力量。
这些法国军援装甲车,能有多大用处值得怀疑
不管怎么说,法国超过了红线,法军正式介入了俄乌战争,那么法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了。
斯拉维扬斯克法军驻地遭突袭
俄罗斯方面早已警告过法国不要出兵,法国没听,已组成法国军团进入乌克兰参战,那么俄军只能放开手,对法军下死手。马克龙在3月份时就指出,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法国没有任何的限制以及红线。而后又补充说:“当俄军打到基辅或者敖德萨,法军才会被正式派出”。这可以视作马克龙对俄军画下的两道红线。在马克龙划红线后,法军部队进入乌克兰,还打算去保卫斯拉维扬斯克,后果就是遭到俄军导弹痛击。
法军投入后,遭到了俄痛击
根据4月15日,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俄军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对斯洛维扬斯克(又按俄语名译为:斯拉维扬斯克)的乌克兰炮兵部队集结地实施打击,这支乌军部队不仅装备了法国“凯撒”大炮,还有法国军团的人员指导,在打击时约有80人在现场。仅一枚俄军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击中后,造成的损失就只能形容为,惨烈!刚到达的法军,在驻地内遭突袭,不仅“凯撒”大炮被摧毁,40人被炸死,其余人员重伤。根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称,死伤人员中半数为外国人,显然指的是法国军团成员。
马克龙的挫折,不会就这么一次
根据目击报告:“一些人被直升机运走,一些人被救护车送往乌克兰后方的帕夫洛格勒。”证明人员伤亡相当大了,只是乌克兰与法国都不会承认相关的损失情况。
法国军团实则由法国外籍军团抽调的,他们被部署到乌克兰战场,或许只能称为:行为艺术,一共才1600人,第一批只有100人,或许质量更高一点,可是数量太少,还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恐怕连乌军官兵都不足。
俄军导弹真来了
北约方面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样子,似乎几十年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北约,打仗就比俄罗斯强,还有胆量指导乌克兰打仗,还以为俄军不堪一击。法国出兵乌克兰时,还以为俄军不敢打法国,无视了俄罗斯方面将打击法军的威胁,如今俄罗斯证明自己没说假话,俄军导弹打击法国军团士兵的,还得到了当地亲俄游击队的确认。
法国捅了马蜂窝,法军介入,直接引发俄军无差别突袭,法国没有免打击特权,伊斯坎德尔升空炸死参战的法军,炸凯撒大炮不含糊,不给法国以任何特权,在导弹面前人人平等。
到了战场,人人平等
现在法国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政策,在国内有不少的支持者,按法国媒体的说法:参与调查的人中,“每三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个准备好保卫乌克兰”,“51%的人支持法国在乌克兰部署军队。”如果调查数据是真的,那么俄罗斯真要小心一点,法国不是一个小国,真要拼命有不小的麻烦。
但是人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组数据,在马克龙决心与俄罗斯开战的同时,法国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数量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其实,欧洲还是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低调地重返俄罗斯市场,谁敢说欧洲非要与俄罗斯打一仗呢?
乌克兰还要铤而走险
或许法国出兵的消息,令乌克兰受到了刺激,根据最新的消息,乌克兰军方计划在2024年7月,发射20枚-40枚“风暴阴影”/SCALP巡航导弹,还有无人自杀式爆炸艇,联合作战模式,将克里米亚大桥彻底炸断。
俄军的主要运输线早已不走克里米亚大桥,现在还想炸桥有什么意义?估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完全是宣传仗。北约方面也一样,法国出兵乌克兰也是一场宣传仗,压根不追求实际战果,只要乌克兰高兴就行,只要媒体有可以报道的东西就行。北约援助只是好看不实用,虚张声势的东西太多了,如果真的就大力援助,乌克兰早就反攻了,如今快掩护不住了,出兵只是转移视线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