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欧盟涉华调查是一场“西方内斗”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9月23日刊发题为《美国可能成为欧洲调查中国电动汽车补贴案的输家》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欧盟正在调查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听起来又是老一套,其实并非如此,事实是,这可能成为一次欧盟内部的对抗。

随之而来的可能有两个影响。首先,欧盟可能通过抗议美国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最终获得更大的政治胜利;其次,由于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欧盟在电动汽车方面永远不会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坚定盟友。

上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案。首先,欧盟委员会主动提出反补贴调查,这意味着欧盟想把一切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欧洲公司的要求行事;其次,欧盟委员会正在反复考虑是否制订一项规则,使欧盟避免受补贴的进口商品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受到一些高额反补贴关税的打击。

但是,也不能指望这一点。欧盟的反补贴案成立与否将取决于真实数据,但布鲁塞尔手头并没有太多数字可用。

如果将沃尔沃、名爵和莲花(该公司仍在欧洲组装汽车)等品牌也算在内,中国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8%。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15%。然而,这些数据并不能成为中国为电动汽车提供补贴的证据。

补贴案的转折出现在这里——欧洲进口的几乎所有电动汽车都是西方公司品牌。真正完全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只占欧洲总销量的5%左右。令人惊讶的是,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中有一半来自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

剩下的进口汽车品牌也不是中国所拥有的沃尔沃和名爵,而是大众汽车及其附属品牌,或者是法国雷诺集团旗下的罗马尼亚品牌。鉴于法国总统马克龙被怀疑是反补贴调查案的幕后推手,这变得有些讽刺意味。

德国汽车巨头正越来越多地采用苹果的商业模式,即“在国内设计,在中国制造”。一些在欧洲运作良好的中国公司收购了一些豪华汽车品牌,比如瑞典的沃尔沃、英国的名爵和莲花,他们用中国的电池技术振兴了这些品牌。在瑞典,与放弃了沃尔沃的福特汽车公司相比,新入主的中国公司反而受到更多尊重。

综合来看,这一反补贴调查案是一场西方的内斗。考虑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有影响力的德国政府和工会绝不希望仅仅因为比亚迪向欧洲出口了几千辆电动汽车就发动一场贸易战。

拜登政府将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从政治上来说,这里没有太多好消息。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给布鲁塞尔带来了同样的问题,指望欧盟和美国相互支持对抗中国是行不通的。(编译/潘晓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