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近期将朝鲜提供的M1989型170mm火炮投入乌东前线,暴露了其远程火力体系的薄弱环节。这款被西方称为"谷山大炮"的老式牵引火炮,实测最大射程仅45公里,在俄军现役龙卷风-S火箭炮(120公里)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更棘手的是其展开/撤收需要40分钟,在现代反炮兵雷达普遍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的战区,战场存活率堪忧。

从顿涅茨克前线流出的视频显示,操作该炮组的士兵使用朝鲜语交流,印证了技术移交困难的判断。朝鲜自1980年代列装该炮以来,累计生产不足200门,其钢制炮架难以承受连续射击。2022年朝军实弹演习中,该炮曾创下连续发射3发即出现身管变形的记录,这与俄军现役2A36"风信子"榴弹炮(30发/小时持续射速)形成鲜明对比。

北约军援的M777A2搭配XM1113火箭增程弹时,射程可达58公里,已在哈尔科夫方向形成火力压制。俄军试图用朝鲜火炮弥补数量缺口,但赫尔松地区监测数据显示,该炮日均发射量不足15发,仅为俄军标准炮兵连(日均80-120发)的1/6。这种低效投射难以形成战役级压制效果。

卫星影像显示,朝军炮兵单位自1月中旬起从别尔哥罗德训练场后撤至罗斯托夫州。这与乌克兰军情局曝光的"朝军合同兵服役周期为3个月"的情报吻合。俄国防部2月14日悄然删除官网上"朝鲜军事装备性能卓越"的新闻稿,侧面印证合作成效未达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工系统正在对缴获的北约炮弹进行逆向工程。斯洛伐克智库确认,俄军3D复刻的M549A1增程弹已进入测试阶段。若成功适配谷山大炮,或能将其射程提升至60公里水平,但以该炮老旧的观瞄系统,精度可能进一步恶化至300米圆周误差。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