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美媒专访时,美国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再次就中美关系表态,上来就强调了自己当上总统以后,在中美关系上的几个“优先任务”。

按照她的说法,美国首先必须“赢得与中国在21世纪的竞争”,同时需要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军事渠道沟通上保持畅通。另外,哈里斯也不忘扬言,要“帮助台湾自卫”。

哈里斯也怕言多必失,一谈到中国就“讳莫如深”,只有寥寥几句话

【哈里斯接受美媒专访,在对华政策上只有寥寥几句话】

其实通篇采访看下来,哈里斯提到中国的部分,其实就上面这寥寥几句话,基本还都是照搬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思路。

但对自己会推行什么样的对华政策,哈里斯反而表现出一副讳莫如深的姿态,有意避而不谈。而在外界看来,维系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应该就是哈里斯当上总统后的首要任务之一。也可以说,对华政策就是拜登留给哈里斯的一张底牌。

实际上,哈里斯接替拜登,加入今年的美国总统选战以后,她的竞选团队基本很少谈及外交政策,尤其是中美关系,而是把话题更多地放在美国国内的议题上,和特朗普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倒不是说哈里斯完全不谈中美关系,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民主党与共和党竞相卖弄强硬,对选民来讲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双方发表的都是一些没有新意的陈词滥调。

哈里斯也怕言多必失,一谈到中国就“讳莫如深”,只有寥寥几句话

【哈里斯这番表态没有任何新意可言】

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在对华政策上,民主党与共和党都差不多强硬,基本都能达成共识,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乍一看显得很激烈,但实际上碰撞不出多少火药味,更不要说分出一个明确的胜负了。

因此在竞选辩论时拿中国说事,往往是走个过场,加上特朗普也对电视辩论敬而远之,不愿与哈里斯再战第二回合,这个过场如今连走的必要都没有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对华政策上,哈里斯确实没什么话好讲,拜登政府任期四年,她在中美关系的存在感一直比较低。

相比起来,拜登当年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副总统时,时常走上中美互动的第一线,这和拜登自己的个人经历也有一定关系,还是参议员的时候,他就多次访问中国。

而哈里斯这边,她只在2年前的亚太经合峰会上,与中方领导人进行过简短的交谈,主要还是回顾了中美元首在巴厘岛的双边峰会。

哈里斯也怕言多必失,一谈到中国就“讳莫如深”,只有寥寥几句话

【哈里斯在中美高层互动中的存在感并不突出】

再往后,中美进入双边关系“止跌企稳”,美国这边主要就是布林肯和沙利文两人牵头负责,哈里斯基本上就再没露过面。

由此可见,在中美关系中,哈里斯这个副总统从来都谈不上“独当一面”,何况拜登任期内,中美之间出了“台海危机”这么大的风波,要缓和局面,也只能是拜登和他的亲信幕僚团亲自出马。

而有自己独立顾问团队的哈里斯,显然游离在以拜登为中心的核心圈层之外。实际上拜登几个月前仓促决定退选,哈里斯甚至都没提前收到消息,这已经足以说明她这个副总统的分量。

虽然最后是哈里斯取代拜登,继续竞选总统,但她依然挂着副总统的头衔,在中美关系这块,自然也就只能挑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来讲,比如说要继续与中国竞争,又避免与中国起冲突。

哈里斯也怕言多必失,一谈到中国就“讳莫如深”,只有寥寥几句话

【特朗普没有言多必失的压力,但哈里斯有】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哈里斯自己对中美关系没有任何系统性的思路与政策,但外界想要看到这一点,这可能就要等到她正式当选总统之后了。

跟特朗普不同,哈里斯作为拜登的副总统,在涉及中美关系的议题上不能有出格言行,而前者则没有什么“言多必失”的压力。

我们也能看到,投入选战的这几个月来,哈里斯的竞选团队一直主张,如果她下个月赢得大选,拜登政府的大部分对华政策将继续实施。说白了,就是不会有大刀阔斧的改动。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目前中美关系这种微妙的态势,恰恰是拜登留给哈里斯的一个“政治遗产”,是后者竞选总统的重要推力,而不是累赘。

至少现在中美在各个层级的互动态势,对哈里斯而言,都是现成的沟通渠道,也是博弈时可用的筹码,只有特朗普才会操心要不要全盘推翻。

哈里斯也怕言多必失,一谈到中国就“讳莫如深”,只有寥寥几句话

【中美如今的微妙态势,也算是拜登政府给哈里斯的“政治遗产”之一】

所以哈里斯在谈到对华政策时,也需要遵循拜登政府的思路,即便她要“自由发挥”,那也是胜选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并不是哈里斯在外交政策,尤其是中美关系这边“标新立异”的时候。

另外,哈里斯说要避免与中国冲突,其实也是默认,美国现行的“战略竞争”策略,本身就会加剧中美冲突的风险。而且我们也知道,不仅是拜登政府,美国对华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两副面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已经是司空见惯。

所以别看拜登政府动不动就把“负责任地管控中美关系”挂在嘴边,但对民主党政府而言,所谓的“负责任”,实际上就停留在为了沟通而沟通。哈里斯自然也不可能克服这个局限性。

归根结底,美国目前整体的对华战略,也并不因为美国总统换人就有所改变,也许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但本质上是殊途同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