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观察:数字人民币的苦苦挣扎凸显央行面临的挑战。今年1月,中国一家大型银行的一名员工得知,她现在是央行推广数字货币的一部分:从当月起,她的所有工资和奖金都将以数字人民币支付,因为她所在的分行已经完全转用数字货币。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在17个省的26个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验,但可以使用数字货币的地点仍然有限。
这位银行职员说:"我根本不用它,"她补充说,她把数字货币存入银行账户,与其他支付方式一起使用。她还指出,数字人民币不计息,也不能投资。
尽管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数字人民币,但截至2022年12月底,流通中的数字人民币只有136亿元(18.6亿美元),仅占人民币供应总量的0.1%。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私营部门的数字支付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很少有人愿意去使用CBDC。
为了让这种货币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中国政府分别于12月和3月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作,使数字人民币可以在中国的两大支付平台上使用。虽然推出这种货币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削弱这些服务的市场主导地位,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新兴经济体一直是采用CBDCs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先行者,但许多新兴经济体都很难受到重视。
尼日利亚于2021年发行的电子奈拉正在被比特币所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任何一周,98.5%的电子奈拉钱包都没有被使用过一次"。截至去年,巴哈马沙币在巴哈马流通的货币中占比不到1%。
CBDC原则上旨在避免干预私营部门的金融服务。这就很难激励它们的使用,因为它们无法像商业银行那样提供促销优惠。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迄今为止比较成功的CBDC之一就说明了这一点。
最近,在金边的一家咖啡馆,一位年轻顾客说他们要用"Bakong"支付咖啡费用。他们在收银台前扫描了一个二维码,立刻就把钱转到了咖啡馆的银行账户上。
柬埔寨于2020年10月推出了Bakong,几乎与巴哈马的沙元同时推出,是世界上首批CBDC之一。与数字人民币一样,Bakong一开始也是步履维艰,因为私营部门基于二维码的平台已经根深蒂固。到2021年底,只有约150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0%)拥有Bakong钱包。
随着标准化二维码支付系统KHQR的采用,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Bakong与私营部门的支付平台实现了兼容。到2022年底,Bakong的持有者数量跃升至850万,有150万家商店接受这种数字货币。与私营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了Bakong的采用。估计明年该系统的渗透率将增长到60%至70%左右。
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对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的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86家中央银行中,90%以上都参与了某种形式的CBDC工作,包括探索性研究或试验。
印度企业集团信实工业公司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在8月份宣布进军区块链技术和CBDC。信实零售公司已经参与了数字卢比的试验,该企业集团计划在未来扩大涉及该货币的业务。
新的CBDC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非完全出乎意料,它们的推广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
专家认为,发行CBDC并不是整个过程的终点,它需要有一个在五到十年内不断发展的框架。
2023/10/2602:25日经英语新闻

日媒观察:数字人民币的苦苦挣扎凸显央行面临的挑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