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军事公开国产“双尾蝎”无人机试飞测试记录,画面中出现3架“双尾蝎”无人机在空中密集编队飞行的场景。尽管在这场测试中,这一飞行编队的编组是完全依赖各控制终端的操控人员在人工指挥的协调下实现的。但这一场景的出现仍然可以被看做中国正在研究大型无人机编组控制的标志。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双尾蝎无人机编队飞行】

同时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战场上解放军的大型无人机将很可能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孤狼,而是聚集在一起集群作战的狼群。而这也势必会对俄乌冲突之后未来战争的运行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而幸运的是,解放军将会是那个规则制定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尽管察打一体无人机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0多年,并在精密电子技术与软件系统高速发展的东风影响下,逐渐从最开始的“新奇玩具”,变成了一国军队空中打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拥有了足以左右局部冲突乃至局部战争的能力。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过去的20年里,乃至是已经交战了一年多的俄乌战场上,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使用模式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然是最开始的一人操控一机,在一个划定的空域内执行相关任务,并可根据剩余滞空时间随时调整任务空域。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尼日利亚的翼龙-2无人机操作台】

不过,这套模式没有改变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有人战机在执行任务时的行动逻辑也大致遵循这套程序流程。

毕竟由于需要在专门的机场进行起降维护且自身滞空时间有限等原因,飞机并不能像拥有较长续航能力的地面单位一样执行长时间无补给任务。而空中加油能力虽然能够延长机组的任务时间,但在机体发动机、机组成员的疲劳等都是不可延长因素的情况下,飞机的任务时间仍然十分有限。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歼-16战斗机】

因此,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有人机,都会在起飞前就规划好任务空域,尽可能利用好每一秒的任务时间。

然而,尽管无人机与有人机在执行任务的流程上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关键性的任务机队上,无人机却难以在一个指标上与有人机媲美,而这也是无人机至今只能作为有人机辅助,而难以扛起空军主力大梁的核心原因。那就是空中编组、编队能力。

因为哪怕是在各种机载雷达、光电设备的辅助下,飞行员对于外界的感知也只能集中在正前方180°半球区。对于机身后方的威胁几乎毫无防备。这时就需要其他战机担任僚机,为整个编队提供战力补充,确保当有一方陷入交战时,另一方都能够为其提供援助。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歼-20双机编队】

而当机队遭到敌军打击出现损失时,整个机队也能够继续在战区上空维持一定的作战能力,不至于像单机活动的孤狼一样,被打掉就没了。

此外,由于战机的载弹量十分有限,即便不考虑对空自卫,满挂载情况下也无法兼顾多种目标。在面对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目标的战场环境时,单独一架战术战机的对地打击效率其实是相当有限的。而双机或多机编队则能够通过各机携带不同弹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国才会将各类反坦克导弹作为无人机的主要打击手段,而很少在上面安装各类大型航弹、对空导弹。

毕竟,以无人机普遍2-4个导弹挂架的载弹能力以及其孱弱的对空搜索能力来看,单机状态下的无人机几乎难以发挥出这些机载武器的性能,还不如挂着反坦克导弹找一些坦克装甲车打。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携带不同弹药的双尾蝎无人机】

但反过来说,如果无人机能够像有人机一样组成作战编队。那么不光机队自身的对地打击效率将大幅提升到原来2倍、3倍甚至更高。编组后的无人机也将凭借数量优势获得一定的抗打击能力,提高敌军的防空成本。

甚至于随着无人机编队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机群搞不好还能像冷战时期苏联国土防空军用4架米格-25组成雷达搜索网,兼职预警机一样。用无人机机群组成一个光电搜索网络,拦截、攻击敌军无人机乃至低空有人机。

而这,很可能也是此次双尾蝎无人机进行编队飞行展示的最大意义。

因为尽管解放军已经在开始探索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空战,并公开了双座型歼-20与攻击-11配合作战的CG画面。

央视这一幕告诉我们,俄乌之后的战争怎么打,解放军开始定规矩了

【双座型歼-20与攻击-11协同作战CG图】

但由于无人机自身的体积与供能限制,这些空战无人机哪怕是携带了机载雷达,其探测范围与角度也难以媲美有人战机。整套作战系统的索敌核心,仍然是围绕有人机的机载雷达与后方预警机提供的空情信息。只要能够对这套体系中的有人机进行精准猎杀,整套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空战体系也将失去效力。

而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够解决无人机自主索敌能力低下问题的话。那么哪怕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失去同步,整套体系也仍然继续维持一个及格线水平的作战效率,让敌军难以实现战术目标。

所以,尽管在此次编队演示中,双尾蝎无人机仍然是依赖操作员手动调整才实现的编队目标。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能够看见具备自主编队能力的大型无人机,独自飞翔在天空之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