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即将掌权的最后关头,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特朗普提名的财政部长贝森特谈到了中美经贸,暗示他倾向于恢复与中国的贸易谈判,等自己上任以后,会推动中国购买美国的商品。

为了向参议院证明自己不是在“纸上谈兵”,贝森特还声称,中国对达成类似于当年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很感兴趣”。

【特朗普提名的财政部长,谈及中美关系,以及美国的“滥用制裁”问题】

贝森特还主动提到了美国的滥用制裁问题,说特朗普曾经跟他讲过,美国已经过度使用制裁这一政策工具,这或许会促使其他国家推动“去美元化”。

说来也巧,在“全球南方”国家当中,中国、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对“去美元化”这个议题尤其上心,虽然摆脱美元的金融霸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以金砖国家的经济体量,哪怕只是一些初步的讨论,也足够让美国有危机感。

要不然特朗普前段时间也不会放出话来,说他会对推动“去美元化”的金砖国家加征100%的额外关税了。

而作为特朗普提名的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任务就是,要寻找一个比制裁手段更灵活、更具战略性的工具,去更好地捍卫美国国家利益。

【贝森特扬言自己会平衡中美贸易】

乍一听,是美国态度有所软化,准备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对制裁的依赖心理,这种转变,或许也为中美后续的经济接触带来“峰回路转”的可能。但我们不宜对此有过于乐观的预期。

作为特朗普在国际财政方面的得力干将,贝森特如何发挥关税政策的筹码作用,帮助美国在中美经贸问题上取得主动权,将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只不过谈及中美关系,贝森特的口径,并不比他的前任耶伦更积极,对中国的定位和认知,依然处于充满偏见的轨道。

何况怎样才算合理使用制裁,自由裁量权明显握在美国手里。特朗普还没当上总统时,美国对谁发起制裁,他也说不上话,批评一下现任政府“过度使用制裁”,反而能显得他有自己的思路。但真当上总统以后,美国对制裁工具的路径依赖,一时半会是很难纠正过来的。

【特朗普鼓吹之下,关税成了“特朗普主义”的核心竞争力】

听贝森特的意思,他是想寻找制裁的替代方案。实际上特朗普已经给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关税。贝森特自己都说,新总统的关税政策,是美国获得筹码的有用工具。至少在他们看来,特朗普当年与中国的关税战,最后让中美达成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

不过这一点,倒与特朗普当年的贸易顾问莱特希泽不同,此人认为,永久性的高额关税,是美国恢复竞争力的必要动力。而贝森特则更看重倾向于用关税去讨价还价。

特朗普近期的诸多言行表明,他无比推崇关税,视为可靠的政策工具,而且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也能助力他在地缘政治层面实现“美国优先”的战略目标。这种想法,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精挑细选的内阁。

之前就有消息说, 特朗普已经告诉自己的团队,他回到白宫后,就要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经济紧急状态,启动《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为自己的无差别关税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贝森特是特朗普挑选的得力干将】

这样一来,只要紧急状态保持下去,特朗普对进出口关税问题就有十足的话语权,而无需在国会那边浪费口舌,去证明他的关税政策,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存在必然联系。

那我们假设一下,特朗普上台后,中美的大国互动的过程中,制裁的比例降低,加征关税的场景频繁起来,对双边关系会起到多少积极作用?

如果说这种程度的变化,就能让中美之间的氛围有所改善,未免也过于低估中美关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了。

制裁和关税,其实性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美国对外施压、要价的筹码。制裁无疑是最具分量,最有威慑力的那一批,因为这充分利用了美元在国际金融结构里的主导地位,又有美国的军事力量在背后背书;

【对中美关系,贝森特的口吻,并不比耶伦更积极】

至于关税,效果就差上很多,相应地,影响也不会那么地动山摇,美国和中国、欧盟都打过关税战,但整体都处于可控范围内。至于关税有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就是见仁见智了。

另外,仅就政策工具而言,关税还带有鲜明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只不过这几年下来,在特朗普不断地鼓吹之下,关税政策俨然成为“特朗普主义”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准备挤占制裁在美国外交工具箱的一席之地。

只是这种构想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现实,特朗普是不是真的觉得过去美国存在“过度制裁”的问题,打算逐步用关税取而代之,这些都需要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更有可能的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是制裁和关税双管齐下,谈不上谁取代谁。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